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第257章 罢相!

第257章 罢相!

“陛下,还记得这份‘密诏’吗?”

沉声一语,只引得天子启面色一滞;

至于一旁的刘胜,更是在短短片刻之间,便将满是震怒的目光,洒向殿内的周亚夫!

却见周亚夫自顾自低下头,在手中的‘密诏’上深深注视一眼;

待片刻之后,那‘密诏’被春坨上前拿起,正要回身走上御阶,周亚夫便勐地抬起手,将食指直勾勾指向背对自己,正要将那‘密诏’呈给天子启的春坨。

“陛下新元三年春正,吴王刘鼻、楚王刘戊起兵谋反!”

“春二月,臣为陛下拜为太尉,率朝堂大军出征,以平定叛乱!”

“——春三月,弓高侯韩颓当率轻骑三千,奇袭淮泗口,吴楚之乱一战而平!”

“在季夏,陛下便派了这个寺人,不远千里前去关东;”

“那份密诏,也是由这个寺人,交到了臣的手中······”

在周亚夫开口道出这份‘密诏’的来由之前,天子启先是下意识伸出手,接过了春坨呈上前的竹简。

本还打算摊开竹简,耳边却传来周亚夫中气十足的‘提醒’,却让天子启手上动作一停;

原本想要摊开竹简的动作,也变成了将竹简轻轻丢在面前;

方才还满是惆怅、唏嘘的面容,也在这眨眼之间‘唰’的沉了下去······

“当时,陛下在这密诏中说,朝臣百官请立太子储君,陛下却仍有些下不定决心;”

却见周亚夫挺直腰杆,再昂起头,丝毫不顾天子启那已阴沉若水的面容,将手再朝天子启身侧的春坨一指。

“当时就是这个寺人,言之凿凿的告诉臣:陛下,是想立太子的。”

“——而且陛下要立的,是皇长子!”

“也正是因此,臣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手中还掌着兵权,同魏其侯联袂启奏,请求陛下早立太子储君,以安宗庙、社稷······”

···

“陛下想立太子,臣自无不从;”

“陛下要立皇长子,臣更没有反驳的道理。”

“但最终,陛下却出尔反尔,封皇长子为临江王,反立皇九子为太子储君······”

如是说着,周亚夫也满脸严肃的摇摇头,深吸一口气,再悠悠发出一声短叹。

“陛下方才说,先帝、陛下,对臣都恩宠万分;”

“——先帝、陛下对臣的恩宠、信重,臣铭记于心,永世不敢或忘。”

“但也正是因此,臣,才不能坐视陛下行此乱命,废长以立幼,为先太宗孝文皇帝留下的宗庙、社稷,埋下遗祸千古的隐患。”

···

“陛下或许会说,皇九子的母亲已经是皇后,所以皇九子,便是陛下的嫡长子。”

“但不用臣说,陛下心里应该也明白:贾皇后,并非是陛下的原配。”

“陛下的原配,是已经住进北宫的故薄皇后。”

“——自三皇五帝以来,无论帝王皇家,还是寻常百姓,宗庙传延,都不外乎‘立嫡立长’四字。”

“陛下原配薄皇后无子,这便是无嫡;”

“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得规矩,陛下便应该退而求其次——既然无嫡,便该以庶长子为储。”

“而陛下的庶长子,是如今的临江王······”

又是老生常谈的‘立嫡立长’,自是让御榻上的天子启、御榻旁的刘胜父子面色再一沉;

却见周亚夫深吸一口气,又莫名其妙的摇头苦叹一阵,再继续道:“陛下知道,臣原本也并非是亡父——已故绛武侯周老大人的嫡子;”

“亡父薨故之后,承袭绛侯爵位的,也并非是臣,而是臣的嫡兄。”

“后来,臣的兄长因罪失国,先太宗皇帝念及亡父周老大人,对宗庙、社稷立下过功劳,才以臣为条侯,以继我周氏。”

“——如果陛下认为,继我周氏血脉的不该是臣,那臣可以放弃条侯的爵位;”

“如果陛下认为平定吴楚之乱的功劳,不足以让臣复绛侯国,那臣也可以放弃绛侯的爵位。”

“——陛下认为臣的才能,不足以担任丞相,那臣可以不做丞相;”

“如果陛下实在不愿意见到臣,那臣也可以放弃所有的官、爵,以白身返回家乡······”

···

“但就算是被贬为白身,乃至被贬为城旦,臣,也依旧不敢辜负先帝的信重、不敢辜负先帝临终前的嘱托。”

“——臣曾在先帝的病榻前立誓:只要臣一息尚存,就一定会替先帝,看顾这汉家的宗庙、社稷;”

“所以,无论是什么身份,臣都一定会告诉陛下:当立者,非皇九子胜,而乃皇长子荣!”

“臣绝不会坐视陛下废长立幼,让秦二世而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的惨剧,成为葬送我汉家的罪魁祸首!!!”

铿锵有力地一语,自惹得天子启、刘胜父子面色再一紧;

便见周亚夫郑重其事的站起身,一丝不苟的整理一番衣冠,随机对天子启沉沉一拱手。

“丞相条侯绛侯臣周亚夫,昧死百拜!”

“恳请陛下,废皇九子储君之位,改立皇长子临江王荣,为我汉家之储君太子!!!”

···

静。

周亚夫决绝的拜谒,让硕大的行宫,只陷入一阵漫长的、极致的宁静。

——这,就是天子启为什么要跑来着上林苑,在这远离朝堂中枢、远离长安帝都喧嚣的上林苑,面见周亚夫的原因。

但即便是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当那句‘请陛下改立皇长子为储’,从周亚夫口中道出、传入自己耳中时,天子启也还是心下一沉。

面色阴沉的抬起头,盯着周亚夫那满布决绝的面容,看了足足有半柱香的功夫;

又连续好几个深呼吸,才总算按捺下心中的恼怒,天子启终还是再次从踏上站起身。

绷着脸,将双手背负于身后;

低着头,看着不远处,决然跪拜在地的周亚夫;

漫长的静默,终还是随着天子启冷不丁一声讥笑,而烟消云散······

“呵······”

“曾几何时,朕同条侯,也是亲密无间,无比默契的君臣······”

“吴楚之乱时的睢阳一战,条侯对朕的心意,更是感悟的精确无误;”

“怎料如今······”

如是说着,便见天子启讥笑着摇摇头,再稍叹一口气,随即便将面色一速。

“朕只问一句:这丞相,条侯还做不做了?”

“——臣已经拟好了辞表······”

“不必了;”

“辞表,条侯就留着吧。”

“朕,准了。”

“朕准条侯,辞去丞相之职······”

···

“来人!”

面色阴沉的道出一句‘朕,准了’,又深深宁望向周亚夫目光深处,彻底放弃挽回局面的天子启,只冷不丁发出一声呼号!

待片刻之后,几名郎官应声走入殿内,却见御榻前,天子启负手而立,傲然昂首。

“传诏!”

“临江王刘荣,毁先祖宗祠,不敬先祖!”

“诏令临江王即入长安,由中尉、廷尉杂治此桉!!!”

···

“遣人回转长安,禀奏太后:条侯周亚夫征战多年,体弱多病,不足以承丞相之重!”

“其罢条侯亚夫丞相之职!”

“拜御史大夫开封侯陶青为相、迁内史晁错为御史大夫!!!”

···

“准条侯周亚夫之请,许其离京就国,回乡归养;”

“赐千金、布百匹,御剑一。”

“荫条侯亚夫一子为郎,以宿卫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