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都市言情 > 缆镇语录 > 神秘的第三者 (附录《佛遗教经》谨防骄慢)

神秘的第三者 (附录《佛遗教经》谨防骄慢)

忽而二人又大笑。

笑毕,又伏案疾书。夜,静悄悄。

事实上,中医和西医的一个巨大区别,就体现在这上面,那就是对“病”、“症”的理解!

西医善于发明病名,往往是发现一种新的症状之后,就给它发明一个新的病名,然后针对这种症状越研究越细,再细分出一类、二类、三类,还有如遗传性、传染性、间歇性、过敏性等等(我根本举不出来)繁杂的分类,这样的研究当然是可以量化的,所以,各种生理、病理指标就出现了,不仅完全忽略的人种之间的体质差异,以及同种之间的个体差异,且所以的注意力就盯住了指标不放,所以,控制指标就成为了治疗的唯一途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哦,有一台发动机出现了问题,所以在表盘上它的温度指针出现异常,持续升温,西医来诊断之后,给表盘前的那一条管道进行了降温处理,很快,温度指针恢复正常值了,但是发动机后来却爆炸了。而中医却是通过“症”去找“病”,“症”是由“病”所引发的,“症”只是“病”的多种表现形式里的一种,所以,中医只在诊断的过程中会关注“症”,但在治疗的时候,是专注于“病”的。“病”治疗好了,“症”是会自然消除的。中医是一种追根朔源的思维!还是那台出问题的发动机吧,中医来诊断之后,是直接去解决发动机内部的问题,而不是停留在仪表盘上。

还有一种关于中西医之别的比喻,挺有意思的,分享给大家:一个西瓜,中医是瓜农,拿起掂掂分量、看看瓜蒂、拍拍瓜皮听个响,基本就知道这个瓜熟不熟甜不甜了;而西医则是我们这些消费者,非要切开个口子看看红不红,买回家后发现还是错了,为什么?人家早往西瓜里注入红色素了嘛。

中医的这种隔皮看瓤的功夫,就是望闻问切的诊断之术,就是博大精深的藏象学说!

“乱”:这个字的本义是清理乱丝,或者你也可以想象为在梳理乱发,也就是说,失去了应有秩序的情况都可以称之为“乱”。而在身体的层面上呢,让我们回到上个问题中提到的“枢轴运动”,阳升阴降因藏循环、阴阳平衡,这是一种常态,而一旦开始出现脾胃不和或某个藏器受损,“乱”象即生,所以说,“乱”甚至开始于“疾”之前。qδ

如果非要将上述几个概念排一个序的话,那么,由“乱”到“疾”,由“疾”到“病”,而“症”则是贯穿整个过程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症”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的特点都是不同的,也可以说,在不同的阶段将会呈现出不同的“症”。所以,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是仅在症状上下功夫的大夫,多半都治不好你的疾病。,因为,它只是疾病反应在外的一种表面现象,藏象学说中的“象”,如果不会“落藏”,就根本不可能会调理阴阳。

现在,我们应该能够明白了,要保持自身的健康,首先要做到“不乱”:阴阳平衡不乱、气血输布不乱、五行生克不乱等;甚至在行为方面,也应心绪不乱、情感不乱、作息不乱、食饮不乱等。

附录:《佛遗教经》谨防骄慢

人,最大的敌人是谁?

就是自己

修行,修的是什么?

自降(xing])其身

降伏内心的贪瞋痴慢疑

在这一章里,佛陀为出家比丘弟子们讲述了谨防骄慢心的方法。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用什么样的钵等等,这些条条框框看似死板,但就是通过这些日常使用的物品,警示比丘放下身段,防止生起骄慢之心。

不仅是出家人,更包括在家居士,随着修行时间的积累成为“老修行”的过程中,往往也会生起傲慢自大的心理。然而,修行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一路上也会有反复,格外需要不断警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记自己的本份事。

《大集经》中云:“永断习气,摧骄慢山,拔生死树。”诸佛菩萨在往昔行道时,从来不会有骄慢之心,他们把自己放在低处,以谦恭的态度来对待他人。世俗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例子,多少耍过大牌的“明星”昙花一现,拿着造假学历大肆炫耀的演员人设崩盘。反之,真正的常青树、成就者,往往都是谦恭有礼、踏实做事、本分做人。一代文豪苏东坡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他故去千年之后依然广受敬仰。

常不轻菩萨向我们示现的也是对治骄慢的一大方法,那就是随喜。学佛之人切忌拿学到戒律、规矩、教理来衡量他人,因果不是说给别人听的,而是拿来自己修的,戒律也不是拿去教训别人,而是自己守的。多以随喜的心态,发现他人的长处,赞叹他们的点滴善意、小小进步。

最后,佛陀教周利槃陀背诵的这段偈语,值得我们每日对照。

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

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