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武侠修真 >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 第370章 迁越之民,篷艇逸闻(6k)

第370章 迁越之民,篷艇逸闻(6k)

“目前看来,身神这种副意识,似乎并不能被完整地带回到主世界,或者说,虽然带回了,但被限制在了‘入梦引证’边缘,无法离开前往其他地方?”

伴随着窗外沙沙的雨声,阁楼二层的居室内,赵青从入静状态倏然苏醒过来,立即便感受到了因短时间内精神力上限急剧提升而带来的痛楚与不适应感,眉心仿佛随时会被胀破撕裂一般;

让她连忙心凝神释,将自己与天地间融为一体,以此来分担这突如其来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经历了足足两个多时辰,方才勉强缓过气来,知哓此次精神力暴涨的风险已经渡过。

早在入梦之前,赵青的精神力已经达到了现下她体质所能承载的极限,再单独提升“神”却无法在“精”“气”上进行平衡的话,将会面临形神互相分离的危机。

虽然靠着“形神俱妙”等高深的境界,她暂时仍可勉强负担,但毫无疑问,如果下一次入梦仍会出现此番程度的精神力量骤升,能够继续撑下来的概率相当有限,必须等待身体也提上来。

从未有过被精神力撑爆的经历,赵青也不好说这种事情发生之后将会如何,有无恢复如初的方式,又或者可以期许“入梦引证”有着防止“宿主”自毁的能力;

但根据她的推测,这个精气神平衡的问题,极有可能就是自己先前觉得突破到“六气境”会导致不好的事情,这个预感产生的主要原因。

而在精神稳定下来之后,赵青心念微动,便感应到了自己脑海深处散发光芒的“入梦引证”,周围多出了十二个若隐若现的黑色小点,给她以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感受,疑似她在“梦中”修出的身神。

当赵青试图用意念去接触这些黑点,却像是在触摸一片虚无,仿佛隔了不可逾越的空间障壁,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难以真正接触,似乎是被限制在了“引证”所在的区域。

她心中暗暗思索,猜测身神们能够被“入梦引证”专门束缚隔离,纵然是规则所限,也应该有着特殊的作用,或许可以被视作“独立”的意识,同样入梦诸天。

“话说,所谓‘做梦’,也不是不能够重做过往经历的梦境,衔接梦中的剧情。”

……

偶尔有几只悠闲的水鸟低飞掠过水面,打破了水面的宁静。而当游船疾驰而过,又或有鱼儿跃出水面,泛起层层波纹,更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在修为境界有所精进之后,她甚至可以感受到这些被调控的水流中蕴含的那份灵动和生气,仿佛它们在向自己诉说着某种轻峭柔远的意境。

船身与水摩擦产生的轻响,宛如轻柔的越地乐曲,在每一个微小的音符中,都流淌着船只与水之间的默契与和谐,深得平雕错镂之巧,齐奏曾咙锤裕之音,让人沉醉其中。

能够操控水流,使它们流淌得比平时更快,这种能力无疑已经超越了许多人的认知,而赵青感应着水中沉稳而深邃的力量,知晓水流之所以处于这种状态,本质上源于河道内水行元气的高速流动。

成千上万座石桥纵横交错,宛如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行人在桥上川流不息,商贩在桥头摆摊叫卖,一派热闹的景象。

“‘植金骨’?听说未臻阳劲第二关‘经络交变,血气环流’的修为,贸然在体内植入其他的器物,极易出现严重的后果,甚至有死亡的例子……这个‘老金腿’,居然有这么高深的修为吗?”

这些流向和流速的调整必须精确到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水道网络的混乱,而要将如此复杂的水道网络调控得恰到好处,便需要高超的修为和无比丰富的经验,以及对各式船只的深入了解。

它们或大或小,有的华丽,有的朴素,但每一只都承载着各自的故事和生命。它们破水而行,像是在诉说着一段段或悲或喜的历程。

在元气法则的调控之下,水流们像被无形的指挥棒引导着一般,汇聚、碰撞、激浪暗涌,漩涡环生,令整个水道网络充满了动态的美感。

从禹王宗庙边上的小型港湾,到会稽城东郭门附近的富阳里,大约一百二三十里的水程,舫船一个多时辰的行驶,仅需14小币的路费,也算是相当实惠了。

而单纯仅是改变了一条水道内的部分元气法则,让水行元气按照划定的轨道,像从高到低那般飞流直下,且因“水道”倏然变窄而明显提速,还可以清楚理解;

但涉及到整座会稽城纵横交错不知繁几的水网,能够令许多彼此之间交汇、对冲的水流均保持在这种状态,化解其中的矛盾,却无疑要困难得多,内里蕴藏着更玄奥的变化。

没有像平常往返于会稽武院那样光靠步行,这次她决定体会另一种没经历过的方式,因此在禹王宗庙外的一处港湾口,寻了一条正准备驶向东郭门的舫船,也不嫌船速的缓慢,径直坐了上去。

现在看来,老船家原本的身份,应当是越国习流之师中的一员,也就是专职的水兵,且有过不浅的功绩,才于战后得到了这种相当罕见的义肢补偿,离开军伍之后,化身成为了一位普通的船家。

假设有一名修至“天人交感”乃至于“天人合一”的高手,从未见识到过这条水道之外的天地元气,那他大有可能将水行元气的奇异流动视作理所当然的真理,永生永世也寻不到其中的异常之处。

而此次舫船上的乘客,在几个年轻人暗地里质疑,并得到老年人肯定之后,四名衣饰带有吴地风格的中年人,隐隐被人给孤立在了船舱内的一角,时不时受到越人假作抽拔兵刃的恐吓。

城市是资源集中之地,而交通决定物流,物流能力会限制城市规模的上限,同时,交通能力的提升会给城市带来沟通和交易成本的下降,而这一点本来就是城市形成的原始目的。

统计出此次金行之气高达12960缕的收获,赵青心中对她精心炼制的两柄神兵颇为怀念,更对自己一手建立起的强大国度,其未来抱有很高的期许,挺想见证它未来发展的状况。

这些船只之所以拥有惊人的速度,并非因为驾般者的修为高超,以真力潜行于水底,犹如划桨般推动船只前行,而是因为有位超然的高阶修士,调高了城中河水流动的速度。

“太古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各安其居,乐其宫室,服事信上,上下交信,地移民在。今之世,上治不平,民治不和,百姓不安其居,不乐其宫;老疾用财,壮狡用力,于兹民游;薄事贪食,于兹民忧。”

伴随着逐渐下起了的朦胧细雨,无论是石桥、商船、游船,还是岸边的行人、店铺、建筑,都在水面上留下了各自的影子。这些影子随着水波荡漾,如同一个梦幻的世界。

注意到对方似乎根本没有被雨水淋到的迹象,见多识广的老船家也不甚惊讶,双腿微曲地站了起来,走起路来有些摇摆,双手如同被岁月风化的枯木,牢牢地紧握着那根船篙。

此时此刻,那些疾驰而过的船只,就像是沿着这条生命线上跳跃的音符,演奏出一曲绮丽婉约、韵质清新的乐章。

当雨势愈来愈大之时,老船家向着她这边望了一眼,不紧不慢地从边上的木架处取下了一件蓑衣,披在身上,然后抓起竹篙斜斜指向左尾相同的位置,示意赵青可以使用这上面的雨具。

水道两旁,古树苍翠欲滴,与河面的波光粼粼交相辉映。河道中漂浮着各种各样的植物,青翠的芦苇丛生,密密麻麻的浮萍随波荡漾。每当轻风拂过水面,植物们便随风起舞,层层叠叠地扩散开来,如诗如画。

因为是由两条船合并而成的,舫船也遗留了两处不大的船尾。两个船尾之间相隔了三四丈的距离,形成了一片不大的水域。

采用“加板于上”方式连接的舫,较之于单体船具有不少显著的优点。由于舫有两个船身,采用“加板连接的中间还有“桥”,这样,船的总宽度就比原来的单体船大大增加,且在行驶时稳定许多。

水道网络中每一条支流均被赋予了不同的流向和流速,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达成了随环境不断变化的兼容与平衡。

继续深究下去,水行元气之所以会处于这高速流动的状态,则并非是有高阶修士在刻意地施法维持,而是此地天地元气自然流淌的规则、流淌的方向,所发生的微小变动。

河风轻拂,带着湿润的清凉,吹过乘客们的脸颊,带来了远方的花香和稻田的清新味道,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水草气息,亦与木质香气互相交织,共同营造出宁静而舒适的氛围。

考虑到暂时没法再次入梦,大概需要数个月时间来完全消化此次的收获,她也放下了心中的紧迫感,知晓在已经领悟透澈了的情况下,水磨功夫并不怎么耗费精力,正好有空随意逛上一逛。

同样,回忆着《太乙混冥解道篇》中的内容,她隐约感应到自己继承了叩道三步“悟我、外生、混冥”这三大心灵境界,虽短时间内未在功力上取得突破,但已能体会到天地之间更深入微妙的不同。

船行其间,但见宽阔的河道宛如一条古老的玉带,将两岸的城市繁华与自然寂静巧妙地串联起来。阳光从云层中倾泻而下,洒在河面上,宛如金色的涟漪在泛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在多个大型工程之中,“富中大塘”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其初期规划就高达20亿亩的惊人面积,预计可在十年间开垦出约14亿亩的水田,令越国农业生产的重心开始由山丘向平原水网地带转移。

而由于越国总人口在昔年战乱中损耗不少,勾践亦有相关向外地迁徒民众入越的政策,对“入籍”的外国人一视同仁,同样也分发田地,再考虑到越国长时间因休养生息而处于零田赋的状态;

纵使放眼九州四海,亦是游民最佳的迁徙选择,以至于“东夷、西夷、姑蔑、句吴四方之民,皆闻越地之多食,政薄而好信,乃波往归之,越地乃大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