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 > 第一百五十三章: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第一百五十三章: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生产力的水平就那么高,所以工业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

或许,在有些地区会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产生一定量级的精细分工,甚至还有一批世袭匠人,但仍旧不具普遍性,古代的所谓工业,只能是从属地位。

大明此时就是如此尴尬的一个情况,一直重视的农业呢也就那样,就更别提不受重视的工业和商业了。

南北两宋虽然军事拉跨,可文化和经济却是相当发达的,若要问哪个朝代的商品经济发达,那么宋朝绝对是榜上有名,并且是霸主级别的朝代。

虽然在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开始的萌生,但是相对于当时的整个世界来说,并没有很突出。

宋朝在当时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经济强国,宋朝的疆域收缩,北部边界背压缩到黄河流域,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小的朝代,甚至还没有秦王朝的大。

即使宋朝的疆域收缩严重,但是,也不妨宋朝成为世界性大国,宋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当时单量最大的海上贸易,从海上泉州,广州等地出发,途径东南亚地区,到斯里兰卡,印度,再到中东,非洲等地,丝绸之路都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壮举。

也只有当时这样有着强大国力的国家由此行为,其他的国家其造船技术与国力根本不能撑得起这样的国际远航贸易,中国的丝绸之路其实更多的宣扬国威,并不是真正的以赚钱为目的。

宋朝的开封,扬州等地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其《清明上河图就是最好的见证。

宋朝要是经济不发达的话,每年给辽金那么多的岁贡从何而来?

明朝虽然相对来说经济也不差,但工业水平却是没能提升上去,在明朝经济高度繁荣时,生产技术却没有太多改变,仍像以前那样不成规模。

而西方国家却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出现大规模工厂,其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最终酝酿出了工业革命,从世界范围来看,明朝末期时已经逐渐失去领先地位。

大明其实真正强盛的也就开国前几朝,后面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和吃老本了,尤其是在土木堡之变后。

苏泽为何一再强调收商税的重要性就在于此,银子都进了士绅和豪商的兜里,朝廷没钱那可不行,想干什么都干不成。

大明其实是有资格也有资本去发展工商业的,只是一直被统治者忽视了,苏泽要扭转这种错误的观念,与其担心工商业的发展抑制了农业的发展,还不如想想办法如何保护农民的利益。

苏泽在西山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农业示范区的目的就在于此,他要证明只要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不但百姓的生活更富足,朝廷也不用担心没人种粮食。

西山这里没有士绅的盘剥,也不用交赋税,能种出粮食全是百姓自己的,是自己吃也好,卖钱也好,这种情况下那些百姓自然会想法设法的多种些粮食出来。

不但如此,苏泽还会在西山这里试验新培育出来的粮种,意在提高粮产量,想要兴农的方式有很多,完全不需要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来达到兴农的目的。

现在只是西山一地,未来这种政策还会慢慢的以京城为中心推向全大明,等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就不会再担心没人种地了,而是要担心谷贱伤农该怎么办了。

古代农业不发达的原因有很多,生产力低下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户的利益没有得到保证。

宋朝由于各种自然条件的先天不足,百姓克服了很多困难,在一些恶劣环境下也能开垦荒地,农民的耕地规模,面积提升了很多,也由于农民的生产技术得到发展,所以生产力也是有所提升,还出现了亩产四石的记录。

而大明就算是夏麦秋粟,粮食产量翻倍,也才三点二石,还不如宋朝,由此可见工商业发达并不是导致农业不发达的根本原因。

朱瞻基学着苏泽的样子蹲在了田垄,看着那些劳作的百姓没说话,脑海里还在思考苏泽所说的话。

之前他还在疑惑苏泽为何不在西山收税,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是否可行他暂时不清楚,但他知道,西山这里的百姓生活会越来越好是一定的,唯一需要担心就是朝廷的利益要如何保证。

苏泽的话其实不难理解,说来说去还是要牺牲那部分得到朝廷优待的人的利益,去满足更多人的利益。

苏泽拍了拍屁股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说道:“走吧,看完了这里,咱们再去矿上看看。”

他似乎真的只是带朱瞻基到处走走,到处看看,看完了农业,接下来就要去看工业和商业了。

朱瞻基点了点头,亦步亦趋的跟在苏泽后面,去矿上的路上有许多人看见了苏泽立马远远打招呼,有人喊少爷,有人喊东家,显然是认出了苏泽。

倒是没人认出朱瞻基来,还以为是苏泽的随身小厮呢,压根没多少人在意朱瞻基的存在。

朱瞻基也是无语了,想他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是人群中最耀眼的那颗星,说是众星拱月也不为过,可唯独在西山和清风县是例外,虽然是因为没人认出来他来吧,可他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尤其是看到那些百姓看到苏泽,一个个热情的停步行礼的时候,他心中愈发不是滋味了。

恰好在这个时候,他听到旁边路过的两个的行人窃窃私语道:“诶,跟在东家身后的那人是谁,以前怎么没见过。”

另一名行人瞥了一眼朱瞻基,随即回道:“不认识,穿着和镇国卫那些人一样的衣服,估计是保护东家的兵士吧。”

“也是,东家这样的大人物,出门身边肯定有人保护的!”

两人扛着锄头走后,朱瞻基低头撇了撇自己身上的军大衣,这次是真无语了。

没人认出他来也就算了,毕竟他脸上也没写着皇太孙三个大字,他身上穿着的还是镇国卫的军大衣,真不能怪别人误会。

他又抬头看了看前面大步行走,和百姓谈笑风生的苏泽,心中暗暗发誓,他下次再和苏泽一起出来,一定要摆出仪仗,摆出他皇太孙的派头,好好杀一杀苏泽的威风!

他不是为了证明他有多了不起,而是为了证明他不是路人甲!

他有些明白苏泽为何让他没事就来西山转转了,还真是走在路上不摆出仪仗都没人认识他的。

反观苏泽,那些百姓大老远的就站在路边驻足了,直到苏泽走远了之后才会继续挪步,苏泽和他们搭两句话一个个的还露出了受宠若惊的表情。

他都看傻了,苏泽在清风县被百姓拥戴也就算了,毕竟他在那里经营了三年多,可西山苏泽才来多久就如此得民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