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大唐王朝自高祖李渊开创基业以来,传至第四代中宗即位,武则天临朝称制。同年,废中宗立睿宗。六年后,武则天索性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是为公元690年。大唐王朝历经贞观之治以后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国势日渐强盛,唯西北边境战事频仍,突厥屡犯中华,掳掠人畜财产。

战争给双方,特别是给突厥部落造成了重大损失。至武周年间,突厥内部分裂为以吉利可汗与其弟始毕可汗为首的主和派和以莫度为首的主战派,两派水火不容。后来,主和派势力逐渐占据优势,吉利可汗乃决定向长安派遣一个以其弟为特使的亲善使团,前来长安议和。

突厥使团跋涉数千里,耗时数月,终于抵达长安。

宏伟壮丽的长安城一片欢腾:号角连天,鼓声动地,礼炮阵阵;城南门旌幡蔽日,彩旗飘飘,人潮汹涌。通往皇宫的朱雀大街上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左右卫府兵盔明甲亮,旗帜鲜明,拱卫在宽阔的大街两侧。市民们自发地拥到大街两侧观看这盛大的欢迎仪式,众人议论纷纷:

“打了十几年,总算是盼到这天了!”

“是呀,再也不用充兵到边关去了。真是苍天有眼呀!”

“哎,我两个弟弟都死在边塞。这仗要是再打,我的两个儿子也保不住了!”

“听说这次突厥使团进京,就是为了要和朝廷重修旧好,永绝战患。特使就是突厥可汗的兄弟!”

“看,来了!”

鼓乐之声大作,一队銮仪卫远远而来。前列飞虎、飞熊、飞彪、飞豹四色军旗,七十二名大汉将军开道,后随五百名左右金吾卫府兵。銮仪卫后,闪出大周的赤旗和突厥国的狼头旗。

国旗后,十二卫府兵衣甲鲜明,各依序列徐徐开来。突厥使团在礼部官员和左右骁卫的簇拥之下,缓缓经过朱雀大街,朝着大明宫方向行进。

庄严肃穆的太极殿外,羽林军拱卫在宫门和大殿两侧,长长的通道上空无一人。殿内,大周皇帝武则天头戴平天冠,身着衮龙袍,雄踞于宝座之上;丹陛下分列文武元宿、王公重臣。武则天的目光扫视了一遍殿中群臣,轻轻咳嗽了一声,露出一丝微笑:“想不到,众卿的腿竟然如此坚固顽强!”

所有的朝臣面面相觑,不知此话是何含义。

武则天笑道:“自五鼓入朝到现在,已有两个多时辰,众卿竟还能如此直立,真是令朕自叹不如呀!”

众臣这才释然,发出一阵会心的低笑。

武则天道:“气分清浊,清浊相抵其气方能顺畅。这殿里的气氛太浊了!”

宰相张柬之越班奏道:“陛下,不知这个‘浊’字指的是什么?”

张柬之乃当朝重臣,永昌元年以贤良征试,提拔为监察御史,后出任台州、蜀州刺史,现为大周宰相。

武则天笑了笑:“两国罢战言和,固然是我天朝之幸,然更是突厥之幸。因此,众卿不必过于凝重,放松些才好。一会儿,突厥使者到来,要让他们看到一团和气,而不是一团凝气。和气自然一切顺畅;而凝气则会令我泱泱大国自暴其弱,令夷狄小看。”

张柬之恍然,说道:“陛下明鉴。”

武则天伸手摘下头戴的平天冠,交与身边的女官:“换软纱帽来。”

女官奉命而去。

武则天道:“已经站了好几个时辰了,朕于心不忍,大家就席地而坐吧!”

众大臣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张柬之笑道:“谢陛下隆恩。”说着一撩袍襟,带头坐在了地上。众臣发出一阵笑声,也都随他坐下。霎时间,平素庄重肃穆的重臣、宿将齐刷刷地坐了一地,殿内气氛登时缓和下来。

女官拿来软帽,替武则天戴在头上。

武则天笑道:“今日之事,只是殿中缺得一人,如有此人在,则气可和,事可遂。众卿可知朕说的是谁吗?”

众臣低声猜测着,谁也不敢妄言。只有张柬之露出一丝微笑。

武则天也笑道:“看来柬之已经知道了。”

“陛下说的是狄仁杰,狄大人。”张柬之道。

殿内登时鸦雀无声,众臣面面相觑。武则天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狄仁杰乃唐朝大臣,以不畏权势著称,历任宁州、豫州刺史等职。武周初期,他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奸臣来俊臣诬陷下狱,贬彭泽县令,即东晋时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那个差事。

武三思大觉逆耳,说道:“狄仁杰重罪逆天,若不是陛下天恩,他早已粉身碎骨了!”

武则天看了他一眼,问张柬之:“狄怀英还在彭泽县令任上吗?”

张柬之答道:“正是。臣闻说他施政妥善,劝课农桑,连断大量累年积案,令百姓安居乐业,彭泽百姓为他立了生祠。”

武三思鼻子里哼了一声,刚想说什么,武则天打断他:“狄仁杰去朝已六年之久,够长了。”

张柬之双眼一亮,刚想说些什么,忽然,殿外黄门官一声高唱:“突厥特使始毕可汗已到宫门外,求见陛下!”

武则天道:“有请突厥特使!”

众臣赶忙站起身来,整顿衣冠。

太极殿外,礼炮声声。突厥使团一行在礼部官员和黄门官的导引下,快步走进太极殿。为首的是特使始毕可汗,突厥首领吉利可汗的弟弟。

武则天面带微笑对张柬之道:“人道始毕可汗相貌英伟,果然名不虚传!”

张柬之微笑道:“突厥国英才辈出,始毕可汗更是人中龙凤,他被军中誉为‘沙漠之鹰’,足见其人材品格啊!”武则天连连点头。

始毕双膝跪倒:“末使始毕叩见皇帝陛下!感承陛下盛赞,末使愧不敢当。”武则天微笑道:“贵使远来,不必多礼。请起,赐座。”始毕站起身来,值殿官抬上座椅,始毕落座,说道:“久闻天朝乃礼仪之邦,今日一见名不虚传。最可叹的是朝中大臣竟连末使的诨号都知道,足见天朝待事之诚,用事之专,令末使既感且佩!”

宰相张柬之道:“两国连年征战,黎民百姓饱受摧残,今贵使前来和议,此乃顺天应人,诚可敬也!”

武则天微笑颔首。始毕谦恭地起身道:“陛下,临行前吉利可汗命末使转告陛下,自今后突厥与天朝永结盟好,再不以兵戎相见!”

武则天道:“好!请贵使转告吉利可汗,朕将永记此言!”

始毕躬身施礼:“末使代吉利可汗敬祝两国盟好,永绝兵患!”

武则天站起来:“此乃天朝之幸,突厥之幸,万民之幸!”

始毕双膝跪地,高声唱颂:“恭祝皇帝陛下千秋万世,帝业永祚!”众臣齐齐跪倒山呼赞颂:“万岁!万岁!万万岁!”

突厥使团抵达长安的当晚,武则天设宴招待使团。两仪殿外鸿胪寺仆役穿梭往来,在掌膳官的催促下将美酒、菜肴流水般地送进两仪殿。盛筵华堂,觥筹交错,一曲歌舞终了,响起一片喝彩声。武则天坐在正中席上,面露微笑。

突厥特使始毕一挥手,随从递过一个包裹。始毕谦恭地对武则天道:“陛下,此次末使前来,所备薄礼,已交付礼部承收,只这一件异宝,临行前吉利可汗再三叮嘱要亲自交与陛下。”

说完,始毕手托包裹站起来,走到武则天身前,伸手打开包裹,一道霞光从包裹内射出,登时将两仪殿照亮——正是那枚稀世之宝“多宝珠”!

下坐群臣惊讶得发出声来。武则天的眼睛也亮了起来。始毕转动多宝珠,一道道五彩斑斓的射线熠熠生辉,登时令殿中的其他物什黯然失色!

武则天点头称赞道:“果然是一件异宝!”

始毕道:“此乃我突厥圣物多宝珠,能在暗夜之中自行发出光亮,奇异之极。此乃吉利可汗挚诚修好之意,请陛下笑纳。”

武则天点了点头,身旁的女官赶忙走下丹陛接过宝珠。

武则天道:“可汗之诚可动天地,朕深为感动。贵使,为示我大周修好之诚,我已下旨将长乐亲王李永之女翌阳郡主嫁与吉利可汗为妻,并随赠美女三十名、珠宝十车、内苑骏马五十匹。”

始毕双膝跪倒:“谢陛下天恩!”

就在此同时,一匹驿马在荒凉的甘凉官道上飞奔,后面扬起一道烟尘。马上的驿卒终于跌跌撞撞地到达河西道驿站,“砰”的一声把大门撞开,屋里人惊惶失措地站起来。驿卒身背六百里加急公文,浑身汗透跌进门来,刚想张嘴说话。“哇”的一声,一口鲜血喷将出来,身体随之倒在地上。屋子里的人一拥而上,扶起驿卒。一名中年男子迅速从驿卒身上摘下公文袋,背在身上,冲出门去,跳上马背,继续向着长安奔去。

长乐亲王府内,一张美丽而冷漠的脸独对妆镜,没有丝毫表情。她慢慢地抬起双手,将珠冠戴在头上。她的手腕上戴着一只硕大的玉镯。一名丫鬟推门进来:“郡主,圣旨下,命你立刻移驾!”郡主诡谲地一笑。

深夜时分,长安街上空无一人。秋风摧败,木叶萧萧。随着落叶的沙沙声,街尽头传来一阵脚步声。一队羽林卫簇拥着一顶蓝呢大轿,转过街角飞快地走来。

夜色朦胧,长乐亲王之女翌阳郡主静静地坐在轿子里,微合双目。手腕上的玉镯随大轿的颠簸不停地晃动着。郡主听到“唰”的一声轻响,猛地睁开双眼,只见一条蝮蛇从轿厢下游了出来,停在她的脚下。她一声惊叫,惊动了羽林卫队长。队长一声大喝:“住轿!”

轿子停了下来。队长一挥手,众卫士将轿子围了起来,队长快步走到轿前,问道:“郡主,怎么了?”

没有回答。队长奇怪地看了看身旁的卫士,刚想说话,忽然“噗”的一声,一枝狼牙箭穿透了他的前胸,队长咧着大嘴,身体慢慢地倒在地上。羽林卫惊惶失措,发出一阵惊叫。说时迟,那时快,街两侧的房顶上十几条黑影疾奔而至,手中的兵器在夜色中寒光闪烁,转眼之间已到眼前。二十多名羽林卫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拔出武器,人头就已经飞了出去。接着是一片死寂。几十名羽林卫和八名轿夫尸横街心。十几名蒙面杀手静静地围在轿旁,没有一点声息。

忽听一阵轻微的“沙沙”声,蝮蛇从轿中爬出来,一条人影落在蓝呢大轿上,所有的蒙面杀手微微躬身致意。轿旁站着一位身着青袍的蒙面人,蝮蛇迅速游到青袍人脚前,青袍人俯身张开宽大的袖口,蝮蛇顺从地爬了进去。青袍人直起腰,缓缓走到大轿旁,伸手从袖管里掏出一块手帕,轻轻擦了擦手,而后将手帕扔掉,又伸手从腰间徐徐拔出佩剑。剑身上刻满了工整的楷书,一看那笔锋之劲,力道之匀,便知一定出自名家之手。剑身两侧泛起一片青冷的寒光,不难看出,这柄宝剑非同寻常。青袍人的手指在剑刃上轻轻一弹,“铮”的一声响,剑身颤动,发出一阵清越的龙吟,青袍人的眼中泛起一阵杀气。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长安城内的一座土窑前。几名卫士手持兵器在门前不停地巡逻。从黑暗中传来一阵“沙沙”声,一名卫士回过头,只见阴影中游出了一条蝮蛇,卫士一声惊叫:“蛇!”忽然他觉得腰间一轻,佩刀已被人从身后拔走,紧接着后心一阵冰凉,他赶忙低头看看自己的胸前,刀尖从前胸透了出来。卫士张大了嘴,向对面的同伴们看去,只见几名同伴的头颅凌空飞起,鲜血四溅,躯体沉重地栽倒在土窑门前。几个蒙面杀手静静地站在尸体前。青袍人慢慢地将刀从这名卫士身上拔了出来,鲜血标射而出;卫士的喉头发出“咯”的一声,身体慢慢倒在了地上。青袍人冲杀手们轻轻一挥手,说声“去吧”。杀手们闪电般地溜进了土窑。

窑内灯火通明,四周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刑具。一个瘦小的中年人坐在木驴上,两柄钢刀从他的大腿穿出来,他厉声嚎叫着。对面的条案后,坐着两名身穿千牛卫服色的军官,冷冷地看着中年人。中年人一声大叫喷出一口鲜血,身体沉重地倒在木驴上。行刑官道:“将军,人犯晕刑。”一名军官冷笑一声:“晕刑。好啊,再加两把刀,把他的脚也钉上!”

此言一出,那晕厥的中年人马上抬起了头。军官站起来走到他身旁,厉声喝道:“我再问一遍,那份名单在哪儿?”

中年人哽咽道:“将军,我真的不知道。”

军官冷笑一声:“半年了,这些刑具连我都用烦了,你居然还能说出这样的话!你不知道?刘金,我告诉你,皇上的耐心是有限的!”

中年人刘金看了军官一眼道:“将军,如果交出名单,我还能活吗?”

军官望着他,没有说话。良久,他狞笑道:“那就耗吧,总有一天,你会觉得还是死了比较好一些。”

刘金忍住剧痛,脸上勉强挤出一点笑容:“也许吧。到那时候,我会交出来的。”

军官哼了一声:“加刑!”

忽然“砰”的一声巨响,土窑的窗户四散迸飞,几名黑衣人闪电般地跃了进来,寒光闪烁,行刑官和几名卫士登时身首异处。军官大惊,拔出腰间佩刀,一声大吼:“你们是什么人?”

窑门打开了,青袍人慢慢地走进来。他从袖管中掏出一条手帕,擦了擦手,而后轻轻拔出腰间的宝剑,眼中泛起一道杀气。

军官的手有些颤抖了:“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青袍人冷冷地道:“动手吧。”

军官喘着粗气。突然他一声大吼,掌中刀幻成一片寒光向青袍人劈来。青袍人悠闲地举起剑,军官如猛虎下山刀刀致命,青袍人的剑“哒”的一声粘住了单刀,轻轻抖动着双臂,军官的身体竟然随着青袍人抖动的节奏转动起来,越转越快,像个陀螺。青袍人手中的剑一收一放,军官“咯噔”一下停止了转动,咽喉处裂开一道小小的伤口。

青袍人悠闲地将剑背到身后。军官的双眼直愣愣地瞪得很大,“扑通”一声,尸体重重地倒在地上。木驴上的刘金瞪着眼睛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惊得目瞪口呆。青袍人转过身来,望着他问道:“你是刘金?”

刘金道:“正是。你是谁?”

青袍人道:“就叫我‘蝮蛇’吧。金木兰让我来救你。”

刘金的眼睛登时一亮:“你们是金木兰的人?”

青袍人不置可否,只是“嗯”了一声,说道:“名单还在吧?”

刘金答道:“就在我身上。”青袍人以命令的口气说道:“交出来!”刘金张了张嘴,脸上诡谲地一笑:“我要先见到金木兰,才会交出名单!”

青袍人也不答话,走过去一把抓起刘金,走出窑门,随后命随从放火。顷刻之间,烈焰熊熊,将土窑吞噬。

再说那大明宫里,武则天端坐在龙椅上,下面站着武三思,正向武则天禀报着什么。武则天突然抬起头道:“什么,明天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