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游龙争明 > 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北两京

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北两京

大总管云奇高声喊喝。

自从有了他,毛骧和蒋瓛失去站在御案旁边的机会,只能在御阶之下左右侍立。

等众臣安静下来,朱国瑞朗声说道:“诸位爱卿,朕惟建邦基以成大业,兴王之根本为先居中夏而治四方,立国之规模最重。如今北方不靖,逆元窃据漠北,时刻想牧马中原。

朕观北平土壤,四方朝贡,道里适均,父老之言,乃合朕志。反观南京,濒海而居,不易防范海上之敌。

此外,北平既有宫殿,可节省民脂民膏。假以时日,朕即北迁,请诸卿早做准备。”

两淮和江浙的臣子虽然不愿意背井离乡,但也知道朱国瑞的强硬性格。一时间,大殿内无人敢擅自发言。

江浙派的臣子齐齐看向刘伯温,淮西派的臣子观察着李善长的表情,剩下的臣子等着李满星和施耐奄发表意见,李满星则等着自己的智囊杨宪表态。

半晌,李善长、刘伯温、施耐奄分别上前一步道:“臣谨遵圣谕!”

齐活!

见各派领袖表示同意,朱国瑞知道大事已定。

至于李满星等他跟杨宪之间的明争暗斗结束,再听他的意见吧。

这二位明面上是一个战壕里的。实际上,杨宪却是江浙集团的主要智囊和保护伞。虽然他与刘基不合,但却在背地里与其他江浙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得不说,刘基在领导团队方面有些失败。胡惟庸虽然因为支持二皇子上位与他暂时站在一起,但背地里却主动向淮西众臣靠近,在立储以外的问题上以李善长马首是瞻。

朝中除了江浙和淮西派,施耐奄、常遇春、卞元亨、新附军和巢湖水寨出身的将领都是铁杆的保皇党。除了在立嫡方面有些分歧,他们对于朱国瑞的指令却从不置疑。这也是朱国瑞让施耐奄担任左丞相的原因。如果以后设立首相,施先生也是不二选择。唯一让朱国瑞担心的是,老先生岁数渐大,以后谁能接替他的职位。

等诸事议罢,大总管云奇刚要挥舞拂尘宣布散朝,刘伯温突然拱手出班。

“陛下,臣有事上奏!”

“哎呀!”

刚摆好姿势的云奇差点闪了腰,哀怨地看向他。

“臣在纠察百官之时,发现中书都事李彬窃弄威福,多有利用手中权利索取贿赂之事。在其弄权之时,造成天怨人怒、国事有失”

李彬是自渡江前就投奔破虏军的旧臣。他是定远人士,在当地素有文名。任职初期,他凭借精明的头脑和滴水不漏的办事风格深受李善长的喜爱。在李善长的多次举荐之下,朱国瑞任命他为中书都事。

中书都事这个官虽然不算大,但却是串联各部和军机处的重要纽带。他要是想弄权舞弊,倒的确有的是机会。

“陛下,刘基所言未必属实。请陛下明察!”

刚列举完李彬的罪行,一脸铁青的李善长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