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57章 姑塘水师基地

第157章 姑塘水师基地

造船厂相当一部分投资来自南康府的富绅。复兴会在土改中免征其农业生产资料以外的财产,令其投入工厂做股份。

吴捷视察完城门山铁矿后没多久,便走陆路前往姑塘,视察水师基地。

站在姑塘,可以望见十五里外的湖口城。右二军军长史潘西叹道:

“湖口地处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又在九江腹背。要是咱们能拿下湖口,就能与九江连成一体,该有多好。只可惜,湖口守将周庭森是个草包。他守湖口,恐怕难以担此大任,咱们可得提前预作谋划。”

吴捷叹口气道:“能拿下湖口,这样最好。但九江、湖口太过重要,杨秀清不会把这两座城交给同一个人。周庭森守湖口,从另一个方面讲,对我们利大于弊。”

史潘西面露疑惑,连忙讨教吴捷,却听他说道:

“周庭森是草包不假,他是草包,就方便我们上下其手。早年他担任我部将时,我派许渊辅佐周庭森,又派数员小将潜伏在周庭森军中,担任中级军官。如今,许渊已做到军帅,周庭森对他言听计从。

“若换一个精明的人,譬如原湖口守将黄文金,我们哪有机会在黄文金军中安插心腹?恐怕我们不仅不能在他军中安插心腹,还要被他猜忌,把我们的事情密报给洪秀全、杨秀全。”

史潘西恍然大悟。他既而向吴捷介绍,说水师学堂征用姑塘地主宅园作校园,即将开班,主设水战、驾驶、管轮、造船四科。师生主要来自水师官兵、造船厂工人、本地知识分子。

吴捷十分感兴趣,本地知识分子也愿意到水师学堂学习。窥一斑而知全豹,人心向背已知矣。

众人来到造船厂。清军造船厂只能生产传统老式木帆船,显然达不到吴捷和史潘西的期望。但美法中兴公司又刚刚起步,无力生产蒸汽轮机。

主持姑塘造船厂工作的人是李善兰,他是浙江海宁人,四十多岁。李善兰是徐寿在上海墨海书馆的同事,被徐寿邀请过来经理造船厂。

除了李善兰,二十出头的华蘅芳也来了姑塘。华蘅芳是徐寿的忘年交,也是徐寿同乡,江苏无锡人,曾和徐寿一起结伴前往上海墨海书馆学习西学。

上海墨海书馆的几个华人学者,都已成为复兴会员,且已担当大任。王瀚地位地尊,是执委会教育部长、。徐寿是美法中兴公司总经理。李善兰是中兴公司下属姑塘造船厂经理,华蘅芳是姑塘造船厂副总工程师。

这几个人在华夏近代史上赫赫有名,或为思想家,或为科学家,或为教育家。如今,吴捷将他们招揽进复兴会,让他们在中兴公司担任要职,他们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姑塘造船厂总工程师名叫裴修德,是米国人,造船专家。

吴捷关心战船修造问题,问裴修德:“目前咱们建造蒸汽机船,存在什么问题?”

裴修德说:“主要是蒸汽机问题。以我们现有的能力,还靠不出蒸汽机。前面,我们在上海采购了二十台船用蒸汽机,动力在两百马力左右,可以安装在一千吨战船上。

“之前大军攻下姑塘,俘虏了十余艘已完工的大木船,二十来艘未完工的木船。其中有一艘大拖罟船,原本是用来作水师旗舰的,载重五百吨。我们试装了蒸汽机、明轮,前些日已经下水,这些天还在试航。”

吴捷大感兴趣,请李善兰下令拖罟船出航。

一员传令兵挥动令旗。很快的,拖罟船鸣笛示意,准备出航。蒸汽机起动慢,吴捷趁着船只起航的空当,把李善兰拉到一边,问起李善兰造船问题。

李善兰坦承,自己在造船方面并不精通,技术方面都倚重裴修德。好在裴修德与史潘西、唐约翰等相善,造船技术精湛,人品也好。自己更多的是把方向,落实吴捷指示。

比如,裴修德主张修大船,使用新式螺旋桨。李善兰觉得右二军平时都在长江上水战,敌人战船弱小,大船成本太高,不值得修。新式螺旋桨技术还不成熟,传动效率不如明轮,因此仍使用明轮驱动。

吴捷点点头,说道:“竟芳兄做得很好,就是这么个理。华夏要复兴,要自强,不能总靠外国人。他们技术精湛,经验丰富,技术方面是要听他们的。但也不能都由着他们,毕竟这土地是咱们华夏的,工厂也是咱们复兴会的。

“办事要求真务实,要结合华夏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咱们现在要倚重洋人,也要抓紧培养自己的工程师、工人,把洋人的本领学到手里。只要咱们一步一个脚印,一心为公,咱们的造船厂必能蒸蒸日上,造出能与洋舰媲美的战舰。”

竞芳是李善兰的字,他已经四十多岁,故吴捷敬称他为竞芳兄。

这时,拖罟船驶离码头,向鄱阳湖冲去。两只大明轮拨动着水面,激起朵朵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