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在贞观当王爷的我一直摆烂 > 第二十章 重阳节

第二十章 重阳节

李恪拍手鼓掌道:“大家诗都作的不错,不愧是齐州城的青年才俊,以后大唐还要靠诸位治理国家啊。”

韦涛起来谦虚道:“殿下谬赞了,我等还有很多需要学习。”

看来你对自己有很清晰的认识,李恪暗自想到。

“慢慢来,”李恪鼓励道:“大家还年轻,我大唐正式需要人的时候,诸位将来一定是国之栋梁。”

“优秀者我也可以向父亲或皇兄举荐。”

李恪抛出重磅炸弹,面前这些才子们都幻想自己才华出众,被举荐后成为国之栋梁,高官显爵。

“不过我还是希望各位凭自己的努力通过科举,诸位觉得呢?”

众人纷纷称是,别人给的终究不如自己挣来的靠谱。

李恪轻笑接着说道:“我今天也作诗一首,拿出来献丑,大家来品鉴品鉴。”

“重阳年年有,今年来诗会。”

“爆流泉边坐,凉亭里面待。”

李恪诵完自己的诗,环顾一圈:“诸位觉得我这首诗怎么样啊?”

众人面面相觑,殿下这是怎么了,心里没点数吗。

韦涛准备起来说点什么,却看到韦彤对自己使眼色。

韦彤以为自己儿子想起来拍马屁,他太了解自己儿子了。

自己儿子虽然有才华,但总想走捷径。

可是现在不是怕马屁的时候,长安城中传蜀王殿下骄扬跋扈。可是按照这几个月来李恪在齐州城的表现来看,长安城的评语应该是谣传。

蜀王不学无术是真的,韦彤听说,权万纪经常劝李恪读书,李恪根本不读。

可是这不代表李恪是个傻子啊。

李恪在齐州城所作的一切事情,都证明他是个精明的人。

此时李恪突然做出这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烂的烂诗,到底想干什么。难道想听别人的夸奖吗,韦彤感觉李恪在钓鱼。

拿上鱼竿,放上鱼饵,等鱼上钩。

韦彤感觉李恪就在做这样的事情,可是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吗。韦彤觉得这时候还是不出声的好,所以急忙给自己儿子使眼色。

韦涛看见自己老爹给自己使眼色,以为老爹这是鼓励自己。

他也听说过李恪在长安城的名声,虽然李恪开府建衙才一年的时间,可这一年的时间蜀王的名声早已烂大街。

喜逛青楼、出城游猎,声色犬马的事情是一件不落。

韦涛熟读史书,知道这种像李恪这样的人就喜欢听别人拍马屁。

历史里的无能上官,最喜欢的就是听下属吹嘘自己。

韦涛富有感情地将李恪作的诗背诵一遍,闭上眼睛会味道:“殿下此诗直抒胸臆,回味无穷,可见此诗久经打磨,殿下大才,我等不及也。”

韦彤开始拍马屁,四周坐着的才子也有些人站出来跟着拍,各种言辞吹嘘这首诗怎么怎么好。

言辞之华丽,评价之真诚。

要不是李恪对自己也有个清晰的认知,只怕是相信这些人的马屁了。

有人拍马屁,就有人对此不屑。

有些人面露难色,有些人面露不齿之色,挪挪屁股,和这些人划清界限。

李恪看到最先出来拍自己马屁的正是韦涛,李恪对他笑了笑,向韦彤看去。

韦彤叹息一声,自己的傻儿子啊。

“韦兄,”李恪对韦彤问道:“我作的这首诗,你怎么看?”

“此诗虽然略显直白,稍有青涩。”韦彤很为难,李恪明显不想听别人怕马屁,但肯定也不想听人直说自己的诗不好。

“但已然超过齐州九成人了。”

是超过齐州九成人,可不是超过在坐的九成。

齐州九成人可都是不时字的平民百姓,李恪确实超过他们了,韦彤没有说谎。

他也不怕李恪发火。

李恪要是没听懂,自然不会发火;如果听懂了,也不会发火,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诗确实烂。

李恪听了韦彤的话,忍不住大笑道:“韦兄这些年官场可是没白混,我虽然年纪不大,却也知齐州九成的人都不识字。”

不识字,自然也就不会作诗。

韦彤只是呵呵地陪笑。

韦涛感觉有些不对,倒不是他听出了什么,而是自己老爹总是恶狠狠地瞪自己。

“你们这些人啊,”李恪看向刚才拍马屁的人,冷哼道:“诸位都还只是一介布衣,却只知阿谀奉承。”

“朝廷若是派你们治理国家,我大唐百姓可有福啊。”

众位才子年纪都不大,最多比李恪大一两岁。被李恪这一吓,全都急忙道歉。

“你们道什么歉,”李恪又笑,这些还真是孩子,一点也不经吓:“我今日只是提醒诸位,希望你们能不失本心,勿忘初心。”

李恪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他看向那些没有拍马屁的才子:“诸位也是一样,一定要不失本心,勿忘初心。将来为官后,不要想上官喜欢什么,而要多想大唐百姓需要什么。”

看着四周才子齐称受教,李恪满意地结束自己的训话。

“继续,”李恪提醒韦彤:“诗会继续进行。”

韦彤心中苦笑,我的王爷啊,都被你搅和成这样了,诗会还怎么进行,谁还有心情作诗。

不过李恪既然这么吩咐,韦彤只好照做,继续按照他计划的流程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