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综合其他 > 带孕出逃后!全能大佬她爆红了 > 第114章:又出名了

第114章:又出名了

温老先生年过七十,看起来精神头不错。因为慕初的话,多看了温礼几眼。

“你是什么辈的?”

冷不防被人这样问,温礼怔了一下。好一会才想起来:“我是言字辈。”

不怪他要花时间想,现代社会,很多人已经不按字辈来排辈分了。

“言字辈?”温老先生恩了一声,脸上似乎有几分骄傲之色:“那你要叫我叔公。我是正字辈。”

温礼看着慕初眼角的笑,似乎也没想到,出来做个节目,就认了个叔公。

不过还是倒背如流的叫了声叔公。

“好好好。不错。坐吧。”

温老先生招呼他们坐下,又倒了茶。目光落在他们脸上。

“你们是男女朋友?”

“不是。”这个误会大了,温礼赶紧摆手:“我和慕初是好朋友。这次我们是一起来国录个节目。”

温老先生也不介意,也没再问:“你们想问什么。问吧。”

“老先生,您是什么时候来的国啊?”

看老先生的年纪也大了,满头白发,看起来至少有七十了。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来的。

“我啊?”温老先生微微眯着眼睛,似乎是在怀念:“好久了。真的好久了。”

不用慕初问,他已经自己开始说了起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时候,虽然已经慢慢开始放开了,同意他们做生意了。

但温老先生家里很穷,做生意也是要本钱的。他当时又没读到书,又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看着下面几个弟弟妹妹几乎要饿死。心一横,为了不想再过穷日子,选择了和人下到南洋去试试能不能赚到钱。

到了南洋,没有学历和一技之长的温老先生能干的就是最脏最苦最累的活。但想到可以赚到钱回家,他都咬牙忍下来了。

他在南洋呆了三年,本来赚了些钱,想回国看看母亲和弟妹的,哪里知道打算动身时,钱都被人骗光了。

变得一无所有的温老先生没脸回家。那时刚好有船从南洋来国,他就跟着一道来了。

刚来的时候,各种辛苦,好在慢慢地苦尽甘来。后来他赚了点钱,又认识了同在国工作的妻子。妻子手艺不错。两夫妻从摆摊开始,到后来在这边开了家餐馆。

慢慢地赚了些钱,还养大了一双儿女。现在儿子在y国念书,已经念到博士。女儿接手了他的餐厅。生意不错,已经结婚,他也当外公了。

按说这样的老人家,应该是过得很幸福的。可是老先生眉眼间,尽是愁绪。

“你们刚才说,你们也是深城人?”

“是。我也是深城的。我家在深城——”慕初说了个地址,怕老先生不知道,还解释了一下:“那里原来是毛纺厂,后来倒闭了。现在是新小区了。”

这事她以前听慕政提过一嘴,不然也不会知道。毕竟那么早之前的事,她还没出生呢。

“毛纺厂?我知道,我去过。”

温老先生眼睛有些红,又开始说起他记忆中的,关于深城以前的一些事情。

那都是很早以前的老黄历了。老先生的女儿在外面听到了,探了个头进来。

“爸爸,你又在讲古。不都说过了吗?家里现在不是那个样子了?”

嘴上这样说,她却端了茶进来:“你们喝茶。我爸特别喜欢说以前,一说就没完没了。你们怕是要多忍耐了。”

“不会,听听这些很有意思。”温礼接过茶,赶紧道谢。

慕初也跟着说了声谢谢:“我们年纪轻,对深城以前的事还真不知道。还要谢谢老先生告诉我们。”

“爸,你今天开心了,有人听你讲古了。”

温小姐说完,笑着又出去干活了。温老先生不生气女儿的态度。他年纪大了,就喜欢说以前,儿女都听腻了,没有人愿意听他讲。

现在有人听他说,他不知道多高兴。从深城以前的环境,讲到小吃,又说到以前的人。

说着说着,老先生突然就哭了出来。

“我不孝顺啊。我妈妈去世的时候,我都没有回去。我对不起我妈妈。”

没想到老人家会突然变了态度,慕初和温礼面面相觑。慕初抽出张纸巾递给温老先生。

“老先生,那您为什么不回去呢?”

“当时国不安宁,我连门都不敢出。”温老先生摆了摆手:“等后来安稳下来了,我想回去,我母亲已经去世了。”

“那,这些年您有回去过吗?”

“回不去了,我已经回不去了。”温老先生摆了摆手,眼里有几分泪光闪过。他一把年纪了,早已经不能再受奔波。再想故乡,也已经回不去了。

身在异国他乡,思恋故土,想回去看一眼,都变成了件难事。慕初莫名觉得有些心酸,想到什么,她看着老人家。

“温老先生,您要是不介意的话,我给您画幅画吧?”

“好啊。”

温老先生来了兴致:“你还会画画?”

“恩。会一点。”

慕初说是会一点,但温礼知道,她表现出来的,可不是一点。

这是在唐人街,要纸笔要容易得多。温老先生的女儿去隔壁店铺拿来了宣纸和毛笔。

今天陶伊不在,温礼给慕初磨墨。

墨磨好了,慕初开始提笔画画。她有原主的记忆,知道深城最有名的是什么。

两山一亭一塔。是深城非常出名的几个景点。塔是宋代的,围绕着那塔,有人建了个亭,亭傍着两座山。

慕初画功很好,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深城景色的重点。一米多长的画卷,慕初把整个深城的景色都融入了进去。她画得十分细致,连塔上的风铃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等画落成,她在旁边题了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放下笔的瞬间,老先生看着那首诗,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题外话------

一更。四千字。明天回国,滴血认亲不是亲子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