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都市言情 > 上海凡人传 > 第165章 不平静的2005

第165章 不平静的2005

毕业两年了,李礼刚没能存下一分钱。国内的父母巴巴渴望他反刍,可他确实没有余力。幸而当年回国,给弟弟买过一套房,使得弟弟能够结婚,也算帮国内父母减了负。

李礼刚存不下钱,五月也没有好到哪里。宝宝的一部分开销,都是五月在支付。

李礼刚写给朱盛庸的信里充满了苦恼。原以为博士毕业后可以尽情投入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花花世界,没想到,十年博士都熬毕业了,进超市购物,第一个动作还是看价格标签。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可是,才脱贫的我,连小康的路还没有摸到,到哪里暴富呢?”

李礼刚对金钱的强烈渴望,朱盛庸并不能感同身受。

他的月薪,以60的比例攒存下来。一年下来,颇为可观。时至今日,已有40万。加上妈妈非要借给他的十万,已经足足五十万。

这五十万,于上个月进入股市。

2005年中,恰逢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朱盛庸按照他学到的市盈率、市净率等价值投资指标,觉得遍地都是可以购入的股票。

每天买进一万块,不多久,朱盛庸就花去了十万块。

朱盛庸的心有些虚。

日常言谈,难免就多说几句股票。

不说不知道,一说才发现,身边几乎所有的同事,都有炒股经历,但除了几个深度被套,被迫长期投资的,目前清一色空仓状态。

按照价值投资的逻辑,难道不是股票价格越低,越值得购买?然而同事们都很老道地摇头,冲着他只笑不说话。

朱盛庸不信邪,继续买进。很快买到了20万的市值。

朱盛庸对股市的乐观,遭到朱妈妈的无情嘲讽。

朱妈妈从2001年观摩股市,2002年正式进入股市,到2005年的时候,已经经历了整整3年的熊市。市场培养了她的敬畏心和谨慎态度。

而2005年的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股改的开始。

同年8月,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出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股改驶上快车道,预示着着股进入了一个“同股,同权,同价”的新时代。

这期间,、保险、银行号基金、企业年金等众多新的资金渠道的扩容,为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股改、沪深300指数正式推出、首支上市等,使得中国证券市场新生事物层出不断,和国际接轨的步伐在加速迈出。

保守的朱妈妈被市场的变化吓坏了,生出悲观的预期。她滔滔不绝向朱盛庸分析利弊,理论一套套一套的。

朱盛庸听,但不信。

他只认定一点:便宜!

股价这么便宜,将来的升职空间肯定大呀!

朱盛庸仍旧一万、两万地购买股票,很快花去了40万。

朱妈妈见儿子冥顽不化,挫败感四起。她试探性地问朱盛庸:“你到底打算什么时候买房子?我借钱给你可不是为了让你炒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