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革清 > 第359章 礼部尚书(十七)

第359章 礼部尚书(十七)

“吕后乱政,是因为吕后破坏了非刘姓不能封王的规矩,而非吕后大权在握。身为太后,当政乃是天经地义之事。武则天就没犯这等错。”

“正是!历朝历代,被称为圣贤的太后与太皇太后,哪一个不是大权独揽。仁宗的养母刘太后,更是如此”

高庞听着书院先生们讲述着钱清就该嫁给霍崇的理由,心中感觉不是那么对劲。

单纯从利益和道理上讲,霍崇娶了钱清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是理所应当。霍崇是皇帝,钱清乃是武将之首。两人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霍崇眼瞅着五十岁。只要钱清能给霍崇生下儿子,便是霍崇归天,只要太后钱清临朝,天下照样安如泰山。

拿吕太后与钱清相比,钱清的实力可是远在吕太后之上。高庞甚至在心里做了个推演,如果那样的局面发生了,一众武将们会不会有反意。左想右想,高庞也看不到有什么造反成功的可能。

且不说钱清自己本就是个出色的统帅,一众山东老兄弟们不敢也不会造反。

王朝最危险的时代就是初期与晚期,钱清与霍崇的婚姻乃是保证华夏朝能够安然度过前期危险的保证。毕竟钱清还不到30岁。就算钱清只能活到60岁,三十年后天下大定,谁还敢造反。

霍崇这样的家伙并非是任何时代都会出现,而且高庞也有信心。即便真有霍崇这样的家伙,在华夏朝廷治下,这样的家伙肯定也能飞黄腾达,封侯拜相。

就高庞所知的过往,霍崇起来造反完全是因为霍崇看透了雍正尖酸刻薄的个性。如果雍正是个宽厚之人,事情就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若是雍正当年能起用霍崇,只怕满清还能得到一位

想到这里,高庞突然觉得自己很可笑。如果霍崇在满清当了大官,高庞自己就先没了机会。所以从高庞的角度,霍崇造反还是对高庞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呵呵。”高庞忍不住笑出声。

见到江浙总督高庞发笑,以前的先生们都不吭声,小心的看着高庞的神色。

高庞见状,心中就有些鄙夷。却还是尽量尊重的让这帮先生先回去,至于先生们的心意,高庞表示已经明白了。

等先生们离开,陈铭泰叹道:“高庞,你可是觉得这些人是趋炎附势么?”

高庞叹道:“我觉得他们这么做没错。谁不想出将入相,谁不想在新朝建立之时获得一个能与国同休的地位。”

陈铭泰看着自己的学生兼女婿,心中百感交集。这么多年过去了,高庞看着还是没什么变化。当年高庞往好了说,乃是心怀天下,为了理念不惜一切。往不好了说,高庞读书读傻了,一个区区秀才,就敢以圣人之道的继承者自居。竟然以为自己能够改变天下。

可命运就是这么滑稽。高庞这种性格与坚持,在承平年代便是不至于死无葬身之地,起码也得郁郁而终。可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就能趁势而起,在这天翻地覆的时代中拥有一席之地。

然而高庞毕竟是高庞,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别人视为珍宝的权位,在高庞看来并不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高庞依旧是那个拥有理想的家伙,甚至不惜为了理想而付出已经拥有的一切。自己作为老师和岳父,非得让高庞明白世间的事情并非这么随心所欲。

“高庞,你为何不支持这门亲事?”陈铭泰问道。

“我是觉得陛下只是将钱姑娘看成学生,看成女儿。大家这么做,是不是不近人情。难道两人就不该有自己的想法不成?”

“胡说!”陈铭泰真的有些怒了,“你在胡说些什么!陛下辛辛苦苦创下基业,钱姑娘为了陛下出生入死。难道华夏朝廷的安泰就不是他们所愿么!”

说起这些道理,高庞完全能理解。其实在刚听到孔不更的奇谈怪论之时,高庞就有种因为太荒谬,所以非常有道理的感觉。

从华夏朝廷的角度,钱清嫁给霍崇乃是最好的选择。皇室需要的就是大权在握,钱清嫁给任何文官或者武将,必然形成一个新的权臣团伙。权臣对于任何皇室都是一种巨大的危险。

这个婚姻无疑是完美解决华夏朝廷权臣问题的手段,与历史上那些最大权力者通过联姻结合不同,这次婚姻甚至从根本上解决了权臣夺国的威胁。任何母亲都会让儿子继承权力。高庞并不认为钱清会让皇位落到她儿子之外的人手里。

不过,高庞还是觉得不舒服。因为提出这件事的人,并非出于对霍崇或者钱清的爱护。提出这样的想法,只是为了他们自己。

高庞不喜欢这样的态度。虽然与钱清个人没什么特别的交情,高庞也认为钱清是个值得尊敬的人。这样值得尊敬的人没必要成为政治算计的牺牲品。

看着女婿的神色,陈铭泰心中的不满直冲脑门。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高庞这傲慢的个性与霍崇倒是般配。霍崇的傲慢比起高庞完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君臣两人都相信他们掌握着道义,能够以他们的想象去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现在的世道,不过是被他们改变被他们打破的对象。而不是值得他们尊重的对象。

与高庞与霍崇这样志向高洁的家伙相比,孔不更为代表的那些人或许真的是阴谋家。可这些阴谋家们起码知道尊重这个世界,懂得尊重这个世界。

虽然他们表达尊重的方式也不是陈铭泰喜欢的。

不过高庞毕竟是陈铭泰的学生,陈铭泰很清楚高庞这种人的弱点。所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陈铭泰说道:“钱姑娘做了皇后,天下才能安泰。陛下的理想才能延续下去,不会出现人亡政息的局面。你既然终于陛下的理想,就得从大处入手。若是孔不更这些人先提出此事,你以为有多少人会出来反对?若是事情不成,局面就定然大变。那时候陛下若是与钱姑娘之间有了心结,席卷天下的大势又会如何!”

被老师这么一讲,高庞心中也是一震。当下华夏朝廷有如此蒸蒸日上的局面,全然是因为华夏朝廷内部团结。

高庞也知道现在的局面并非看着一帆风顺,霍崇已经尝试着用礼部对山东老兄弟集团进行替代。若是在其他朝代,这无疑是一场清洗。对老军功集团的清洗。这种清洗所导致的局面必然是某种混乱,甚至是一场血腥的灾难。

如果钱清能够嫁给霍崇,就意味着军功集团的所有反抗都没了主心骨。而且这个婚姻还能让军功集团感受到某种安心。

思前想后,高庞叹道:“此事只有一人方便提。除他之外,任何人都不行。”

“是谁?”陈铭泰连忙问。自己的傻徒弟总算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陈铭泰就不能让这个机会错过。

高庞叹息道:“长信道长。”

几天后,陈铭泰就出现在长信道长门口。道童引了陈铭泰进去,长信道长没说话,只是放下了手中的图纸。

陈铭泰也不废话,开门见山的说道:“道长,我想为别人起一卦。”

须发皆白的长信道长淡然答道:“这天下哪里有为别人起卦的。凡是起卦,必是为了自己。”

陈铭泰呵呵一笑,“道长,我对于求官早就没了心意。却不成想见到华夏朝廷如此局面,还是动了心。所谓关心则乱,想请道长给起一卦。”

“呵呵。自从我推算出紫微宫易主之后,就不为朝廷起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