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革清 > 第317章 纪律的目的(三)

第317章 纪律的目的(三)

回到临淄,杨望富去见了钱清,将自己的失望讲给表姐。

本以为钱清会很愤怒,不成想钱清端庄的脸上没多大波动。反倒是询问杨望富,“你想咋办?”

“俺不管了!以后这种事俺统统不管。”杨望富还是有些气恼。

钱清盯着杨望富,对杨望富的话不置可否。弄的杨望富感觉自己仿佛被猛兽给盯上,浑身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只能试探道:“姐,你想说啥?”

“你可以不管他们。先生的话,好好听。望富,大家现在都出息了,越来越不肯听先生的话。别的人有监察部门管,咱们不能混到那一步。”

杨望富连连点头,完全没有反驳,更没有反驳的意思。这次的事情太出乎意料之外,好好的人变成那个样子,杨望富不想落到那般田地。

或许是看出杨望富真心接受,钱清突然换了个话题,“对了。先生又收了个学生,是长信道长推荐的。以前是长信道长门下的那个小道童,叫明心。”

听自己多了个师弟,杨望富有些讶异。然而这个小师弟竟然是长信道长那边的人,杨望富就不想评价。而且杨望富与长信道长之间关系很一般,双方不怎么见面,更不知道那个明心是哪个。

小插曲过去,杨望富就投身到工作之中。霍崇这边先下令确定周的新日期单位,按照中国传统,逢五休一。就是工作五天,休息一天。

阴历是每个月30天,自然就成了一个月5周。

同时霍崇还在发布消息中表示,以后随着劳动生产率提升,会逢五休二。就是工作五天,休息两天。

众人看到这个之后,有些莫名其妙。然而在文件后面,规定华夏朝廷各部,每周三都要学习。周三是个正常工作日,因为有正常工作,还不能把工作撂下。众人需要在工作时间结束之后进行学习。

第一个要学习的事情,就是学习监察部门的职权,以及这次英雄牺牲的监察部门人员的事迹。

霍崇采取的手段非常简单,就是强化学习,弘扬先进,指出落后,宣布惩罚。

先搞了两周宣传,组织学习就将此次惩罚讲述出来。杀人者被杀,参与殴打者被判刑。三名县令被一撸到底。其中的宋庆坤因为参与指使,还被下狱。

见到这是来真的,体制内的人员都不敢无视了。

各单位负责此事的都拿着丝网印刷的临时文件,念着上面重点内容,“遵守纪律,保守秘密。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

念完,这帮人按照参加的学习班内容讲述着,“大伙别觉得纪律只是在管咱们。纪律的确在管咱们,可纪律设定也是为了大家好。如果那几名县令守纪律,不把他们和监察部门的矛盾讲给那帮下头被查的货,大伙觉得那帮下头被查的货,敢说打人么?”

众人都关心这件事,学习会都有书记员,负责组织大伙讨论。这个话题说出来,就开始分析讨论。

与其他课程相同,讨论先从矛盾的内因与外因入手。

在诸多内在关系中,宋庆坤并不认为自己与监察部门是自己人,而是认为他与乡里那帮人是自己人。因为乡里那帮人能够满足宋庆坤的利益追求。

这就已经确定的立场。

霍崇并不去隐瞒这个事情,反倒明白的指出,“我们华夏朝廷是一个政治组织,政治组织的基础是政治理念。土地国有,土地公有,是几个基础政治根基。谁都不能因为任何理由破坏这个基础。凡是认为这个基础可以破坏的,都可以证明与我们华夏朝廷在基础上就不是一路人”

不仅山东在学习,其他地方也在学习。镇江这边,高庞就在学习,甚至把内容给了老师陈铭泰在办公室看。

陈铭泰看完之后轻笑一声,毫不意外的说道:“这不就是清除朋党么。”

高庞是很希望老师这样的人能出来支持华夏朝廷,就问道:“老师应该是支持清理朋党吧?”

“雍正死前一直尽力清理朋党,他大概没想到杀他的霍崇,在治国上也是同样的理念。”

陈铭泰说完,被自己这个对比弄得很想笑。在雍正死前,江南普通人对于霍崇与雍正之间的关系看法相当质朴,王爷成了反贼,官员成了反贼。现在一个工匠也成了反贼。

在江南文化人之中,看法就比较深刻些。大伙不太理解霍崇一个工匠,怎么就被雍正看出有造反的心思。单纯这个角度上看,雍正与霍崇还是某种知音。

雍正死于霍崇之手,这个看法暂时被忘记。然而霍崇当下执行的手段,让陈铭泰看到霍崇与雍正两人之间的某种相似。起码两人都刚毅果决,执政风格上都充满了强悍。

对于君主来说,想能够执行强有力的政策,就必须严厉打击朋党。

高庞对雍正没什么了解,也没啥感觉。听老师这么讲,也来了兴趣,就请陈铭泰讲述一下为什么会这么说。

此时华夏朝廷在江南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看着自己这个江浙总督的学生,陈铭泰觉得越看越顺眼。就把自己所知讲给高庞。

朋党即为因不同的政治背景和经济利益而形成的相互对立的特殊政治集团或利益集团,它既是权力内部斗争的必然产物。

因朋党之间的党争而造成的官场腐败和吏治败坏对于王朝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朋党之争也加剧了王朝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一直严重破坏了国家政治和经济的稳定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讲了要领,陈铭泰笑道:“我看霍崇有句话说得好,什么叫做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朋党就是江湖。霍先生不亏是个江湖儿女。雍正也是。”

高庞听得哈哈大笑,又有些讶异。以前跟着陈铭泰读书的时候还真没看出陈铭泰竟然是这么一个颇具幽默感的人。

然而陈铭泰并不是为了抨击霍崇或者雍正,他继续给高庞讲述着雍正的事情。

陈铭泰是货真价实的举人,有着实实在在的功名。在满清时代,举人就等于是预备官员,朝廷的旨意下达到地方,陈铭泰这样的举人是要知道的。

单纯从这个角度来说,霍崇当年那种根本没有任何实缺的捐官反倒连这样的待遇都没有。

既然有权力接触这些旨意,又是地方上的知名文人,陈铭泰对雍正朝的事情了解的颇深。

历朝历代都痛恨结党,在不少朝代,结党就是死罪。之所以不遗余力的打击朋党,消除朋党之争,更根本的原因在于朋党的存在会严重威胁到皇权的稳固甚至王朝的存亡。

清朝领教了太多因为“朋党之争”而将封建王朝彻底葬送的经验教训,清朝皇帝对于朝臣结党一般采取零容忍的镇压态势。而在康熙朝晚年经历过“九王夺嫡”事件的雍正皇帝,更对朋党之害深痛恶觉。所以,雍正皇帝初一登基便开始通过各种举措打击和消除朋党。

雍正的手段之一就是秘密立储。

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发布了一份著名的上谕:建储一事,理宜夙定。去年十一月之事,仓卒之间,一言而定。圣祖神圣,非朕所及。今朕亲写密封,缄置锦匣,藏於正大光明匾额之后,诸卿其识之。

自此确定了秘密立储。手段则是写好了储君的名字,藏於正大光明匾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