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革清 > 第305章 解决问题(十)

第305章 解决问题(十)

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臣民亨利的船只携带了三名中国人员返航,霍崇好几年之后才明白这帮英国佬到底走的有多着急。这时代的基本操作是,多停泊几天,尽量卖掉商品。

而且此时还是春季,英国佬一路南下,要面对东南风。这也就是英国佬的船只非常善于逆风航行,这才能坚持着南下。

这部分知识有些是霍崇后来听华夏船队讲述,更多的是两年后返回的三名人员的每天日记里所写。

三名人员的日记里最初记载的大概只有如何晕船这一项,至于晕了多久,三人基本不明白。等他们不晕了,才发现自己已经跑到了完全不明白所以的土地上。

之后抵达印度,三人快被印度的酷暑热死了。好在东印度公司的人对三人十分尊敬,腾出当地非常好的宅子给他们居住,之后很快就送他们上了别的船,直奔欧洲而去

亨利船长刚到这边,就询问最后有谁生了重病,需要动手术的重病。

艾德爵士听了亨利船长的问题,有些失望的答道:“亨利,难道是因为你没赚到钱,所以找比你更惨的人么?”

亨利船长这才将装在玻璃小瓶里的吗啡拿出来,在艾德爵士疑惑的查看目光中,介绍这玩意可以令人无痛做手术的功效。

“这种时候难道不该找印度人实验么?”艾德爵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此有见地的观点让亨利爵士当即明白了面前的艾德能成为爵士并非是单纯依靠他个人的家族出身。

亨利船长抵达印度的第三天,殖民地就找出了一个非得进行手术才能活下来的印度仆人。如果是以前,这个东印度公司的印度就可以自生自灭去了,此时仆人却如同一个英国人,被送入手术室。

手术室内的医生也是铁石心肠的外科医生中的一员,把人捆起来直接刀砍斧剁的事情都干过,用注射器上的小针刺入病人身体,连和风细雨都谈不上,完全是无风无雨大晴天的和平。

没多久,平素里完全没人喜欢触摸的印度仆人开始如玩具般被好多人摆弄,其中不乏东印度公司在孟买的高级人员。这些人平日里别说触摸殖民地上的印度人,连印度人去吻他们的脚,这些高高在上的大老爷们都会感觉恶心。

东印度公司的大佬们玩弄一阵后还是不太敢相信,这帮印度人可奸猾得很,各种想方设法的偷懒。或许这种呆滞状态是装出来的呢?有大佬问道:“真的没有反应么?”

医生没说话,他舔了舔嘴唇,伸手拿起了手术刀。大佬们一看这动静,都连退几步。

片刻后,大佬们都皱起了眉头,有些甚至别过脸看不下去。虽然这些殖民者都做过很多坏事,但是用刀片切割人体还是超出了大部分坏人的承受底线。毕竟么,坏人和变态还是不太一样的。

手术做完的当晚,亨利船长已经被孟买本地东印度公司副手请去吃完饭。三天后,那个做了手术的印度仆人没有死,孟买本地东印度公司的头头请了亨利船长过去吃晚饭。

虽然还不会汉语,亨利船长依旧懂得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他并没有立刻谈论吗啡价格,而是要对方提出价格。

果然,对方提出的价格已经在亨利船长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然而亨利船长也没有急。对方第一次提出的价格已经是最低价,之后的谈判就是把这个价格抬多高的问题。

光是谈判就花掉不少时间。最终亨利船长只留下一小部分吗啡给自己的船只用,其他的都卖给了东印度公司。

这并非是亨利船长最期待的结果。如果可以的话,船长宁肯将吗啡直接带回到联合王国去。在伦敦有太多的医院,尤其是皇家医院,会对这样的麻醉剂不惜重金。

但是还不到亨利船长这么尽情的时候,因为联合王国只有印度殖民地才出产鸦片。在那份宝贵的协议中,双方采取鸦片换吗啡。亨利船长如果不给这帮东印度公司的家伙些好处,他们也不会给亨利船长好处。

“船长先生,请过目。”一张印花合同纸推到了亨利船长面前。

船长打开看了几眼,果然如他所想,东印度公司的头头虽然给了亨利船长一个很不错的价格,却也用一个合同给亨利船长套上了新的枷锁。吗啡必须卖给东印度公司,由东印度公司向欧罗巴地区销售。

亨利船长轻轻哼了一声,却爽快的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一旦签署了这个合同,这笔利润丰厚的买卖就将落入东印度公司的手里。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胳膊拧不过大腿啊。

合同签署完毕,东印度公司的头头一脸虚伪的笑容,“船长先生,你想获得什么商品的专卖权?”

亨利长长松了口气,这才是他所想要的。专卖权,意味着以后亨利可以获得某种特定商品的交易权力,当然不是垄断。东印度公司才不会这么慷慨,船长们能拿到的只是某种商品的一部分配额。

可即便如此,也是亨利船长这么一个并非贵族的人能够做到的极限。

“我想获得鸦片的专卖权。”船长答道。

东印度公司的头头并没有特别在意。鸦片在欧洲也是一种很常见的药物,在海员之中更是如此。

唯一麻烦的是,此时的鸦片产地乃是孟加拉。得有孟加拉分部那边运到加尔各答销售。但是这不重要,只要想到吗啡销售到欧洲之后能获取的利润,这点小小的麻烦完全能接受。

大清坤隆二年夏末,也就是西历1731年6月。英国皇家医院里接连完成了好几台手术,接受手术的病人们仿佛死掉一般躺在手术台上,任由外科医生用各种刀具切开肉体,去除病灶。再将肉体缝合起来。

每一台手术,都有三四十人观看。主刀的医生与护士加起来也就是四五个人,其余的都是医学专家与其他外科医生。

当每一台手术结束后,看着病人安详的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室内掌声如雷,这些被形容为铁石心肠的外科医生都不禁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几百年来,无数医生都期待出现一种能够令病人在残酷手术中沉睡的药物。当这个梦想终于变成现实的当下,没有任何医生能够不高兴。

除了欢喜之外,外科医生们也的确没有其他的感情。

当然,这些只用一个小箱子就运回来的药物迅速得到了定价,其价格已经超过同等重量的白银。

在东印度公司的伦敦总部,东印度公司头目找了几个人私下谈话。很快,几人受命而去。

每周新闻的总编辑在自家喝着朗姆酒,与东印度公司的人谈着最近发生的奇闻异事,听到竟然出现了令人切开肚子而继续睡着的药物,这位哈哈大笑起来,“这是哪里来的灵异故事。”

东印度公司的人员淡然一笑,“阁下,您认识王尔德医生么?”

每周新闻的总编辑收起了笑容,他当然认识王尔德医生。面前这个东印度公司的家伙说的话可以不信,如果王尔德医生也这么说的话,那就不能不信。

东印度公司的人员心中暗喜,看来他的任务要完成了。1621年8月13日,英国出版商尼古拉斯鲍尔尼和托马斯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每周新闻又称新闻周刊,英文ns作为新闻之意,第一次用于刊名。该刊的内容取材于荷兰的新闻书,主要是国外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