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沙漠佣兵之王 > 第747章 元峥收到七千五百万两银子

第747章 元峥收到七千五百万两银子

崇祯心里当然想要早点回京的了,毕竟那里才是他应该住的地方。

只是他一直记得元峥的话:若是不把闯王打残,现在住进京城去了,就怕闯王或者别的贼子,再来一次这样的逼宫。

帝国再也受不起一次这样的动荡了。

元峥派出的信使也请闯王还朝,还说宰相会在京城为皇帝还朝设下盛大的仪式。

有了元峥的背书,崇祯立刻下旨,让手下的大臣们挑选良辰吉日,择期启程。

崇祯皇帝下旨的这天,是五月初十,钦天监仔细测算过后,认为十月初一是最好的日子。

这还有五个月时间。

崇祯皇帝授意可否提前一些,他想要尽快回京。

于是日子就定在了五月二十六。

元峥的大军在保定城里面休整了三天,这三天时间里,他向天下发出自己的第一份命令:

着宁南伯左良玉严守武昌,不得离开擅自出境剿匪。

天下所有投降大顺军的明朝官员,凡是能够主动改邪归正的,重新拥立崇祯皇帝的,一律过往不纠。

所有被贼兵占领地区的地方,允许当地义民组织团练,凡能够驱逐贼兵成功的,许其就地治民,等候朝廷封赏。

左良玉在武昌,已经停留二年了,这一次在收到大顺军兵败消息后。

正准备派兵进军勤王,突然收到元峥明千天下的命令,严令他的士兵不能够出武昌。

这下子让他手下的武将们激愤不已,这些武将们聚集在左良玉大帐中间。

纷纷表示自己这些人可以向河南、河北一路去接收闯王溃败之后留下来的权力真空。

左良玉犹豫良久,最终还是决定再看看。

他不是不想出兵,现在闯王已经树倒猢狲散,现在出兵正是抢占功劳的时候。

可是宰相,前些日子还在山海关,连战连胜了闯王和多尔滚。

现在宰相在皇帝眼里那是红得发紫,这个时候跟他作对,他怕背上一个欺君的罪名。

如果是以前,自己援兵自重,还没有什么,反正朝廷最大一支队伍就在自己手里。

可是现在,宰相手里的队伍可不比自己少了。

并且传过来的消息,已经把宰相说得三头六臂,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传说中的宰相大人,手使五百斤重的大刀,在他手下,没有一合之将。

并且宰相身边还有哼、哈二将,箭无虚发。

左良玉已经老了,他不愿意继续征战,再重要的是,他被闯王打怕了。

元峥特别下令不许左良玉的军队挪窝,纯粹是左军的军纪太差了。

每到一个,就抢到一地,可以说左军比大顺军还不如。

他们边漕运也抢了。

有了这样的顾虑,元峥当然不想让这支队伍动弹了。

元峥这支队伍,从山海关出发的时候是八万三千人马。

如今新收降兵四万,总数已经十二万三千人马了。

这是实打实的数字。

如果再加上居庸关的二万和山海关留下的二万兵马。

元峥这个宰相、兵马大元帅手里已经就是十六万三千兵马。

在这里的十二万三千兵马发下去了近五十万两的赏银。

从收编那些降兵的第二天起,全军已经开始出早操。

一日三餐,三日加餐有肉!

整个队伍按照山海关时候的样子,每天训练,每天晚上同样有思想教育。

元峥特别跟自己手下这些总兵,带兵头头兵要求:无论如何都要请教书先生给这些士兵们做思想教育,还要教育所有士兵们读书识字。

现在为了稳定京师,元峥派出陈三率领二万队伍,前出占领真定,任命他为真定府总兵。

又派出唐通率领二万队伍,前往龙泉关驻守,这个时候他又成了名符其实的龙泉总兵。

保定当地留下一万兵马随时准备支援左右。

剩下的七万三千兵马带着七千多万两的银子向着京城进发。

这回他们的行军速度,每天也只有五十里路。

京城百姓们,这次又见到了奇观,十天前闯王带着七万五千兵马出京城。

现在又见到了元峥带着七万三千兵马入京城。

元峥刚刚进入京城,立刻接收京城所有的防御。

同时命人开始整修紫禁城,并且派人把紫禁城里面的那些太监、宫女管理起来。

整个京城里局势一下子就变得轻松起来。

五月十六日。

皇帝崇祯已经从山海关出发。

京城里面的那些官员、勋贵们开始围着元峥,讨要被闯王追赃纳贿搜缴上去那些银子。

这些人,并不知道元峥已经从闯王手里缴获了七千五百万两银子。

但是这些人,还是每天追着元峥要银子。

看着这些人,元峥没有一丝同情,只有痛恨。

就是这些勋贵们,崇祯当初找他们捐款筹集军费,这些人都是能够少出,尽量少出。

结果被闯王手下,一顿操作,整个京城里面,收缴出来七千多万两银子。

现在他们竟然想从元峥这里,把那些银两的亏空收到补偿。

这怎么可能!

元峥在京城,派人去江南请三人: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自己在京城里面,广招工匠,开始研制枪弹。

上次的战斗中,左左、右右、罗斯她们用掉了少半枪弹。

手里总共还剩下五百多发子弹。

这些日子里,罗斯每天就指导着那些工匠们,先做模具。

最难做的是弹壳,好在这个时代,总共也就只有他们才有几枝枪。

最初生产出来的这些弹壳的成本都非常高。

元峥只希望今后大批量生产的时候,这些本本能够降下来。

至于弹头,生产起来反倒是最容易的。

对于大明朝现有的红衣大炮,元峥做出了大幅度的改进。

首先改进了当前的炼钢技术,大力发展高炉炼钢。

然后炮管还是采用钢包铜的铸就工艺,用来保证炮管质量。

这一次元峥要铸造出来的是后装大炮,炮弹从后面装填,使用的是全装炮弹。

一枚炮弹里面就包含了发射药、弹筒、弹体、弹头、引信。

这些东西对元峥来说,反而起了最容易研发出来的东西。

因为他在那座山洞里面的第九层上,学习过所有武器弹药的生产制作。

但是这些东西的制作,已经不是原始手工能够完成的工作了。

如果只是做上那么一枚、两枚工艺品还没有问题。

想要大规模的生产,却是不能够的。

现在元峥迫切需要提高整个时代的科技水平。

加工工具的不足,限制了整个生产的速度和效率。

那些工匠们在罗斯的指导下,已经开始制作最简单的水力车床了。

这是为整个科技树做最前沿的试验。

那些工匠们第一次见到水流冲击水轮,带动转轴,又经过变速齿轮的改变,最终带着着一个木钻飞快地旋转起来。

这是元峥他们这四个人,带到这个时代的第一件工具:高速车床。

那个钻花被换成一个夹具,夹住一根木头高速旋转的时候。

罗斯拿着一个小凿子,稍稍用力压在那根木棒上面。

很快就把那根木棒削成一根带有好几个弧度的圆柱体。

一下子就启发了工匠们的灵感:原来这东西还可以这么用?

罗斯对于机械制造也只有普通人的水平,但是她已经比左左、右右的机械水平高多了。

这些工匠们在罗斯的启发下,开始了一轮工具的研发。

宰相大人对研制开发出水力车床的工匠们,一律授予了技师称谓。

并且明令天下,他们可以见官不拜!

同时还对这些人,新设置了一笔奖励,每月五两银子,可以一直领到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