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历史军事 > 沙漠佣兵之王 > 第725章 杀人诛心

第725章 杀人诛心

左左、右右看着这此士兵,不满意地对元峥说道:“这时候的兵都这个素质吗?

这才走了不到十公里,一个个就累成这样?”

元峥也不知道,只是叹气:“不管怎么样,只要有了人,慢慢练吧!”

罗斯笑着说道:“师父!只要有人,交给我,保证三个月就给你练出来一支精兵。”

元峥看着她:“这回是真的要靠你了。”

崇祯和他的三个儿子,听着元峥他们几个说话。

太子有些好奇:“这位小娘子还会练兵?”

元峥笑着说道:“是啊!她练后可厉害了,太子今后也要跟她学一学。”

朱慈烺看着罗斯不说话。

崇祯看着罗斯,穿着下力人的衣裳,也丝毫没有掩饰住女人的本钱。

他看着元峥:“宰相!你们这样穿着有什么讲究吗?”

现在他已经看出来了,这些人手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有特别的用处。

元峥笑着说道:“皇上这眼光就是不一样。我们这样的衣服,叫做作战服。

舞刀弄枪全身灵活,上马下马都不会有掣肘。

这颜色花纹也是有讲究的,这些都是枝叶一样的图案,若是我们跑进丛林里面。

一般就不会有人能够发现了。”

朱慈烺刚刚被元峥提了一把,心里原本还有些记着的。

只是刚才在禄米仓的时候,在成化门的时候,两次见到元峥一箭射杀一员将领。

倒是对他的本事有些佩服起来。

听完他的话,也学着崇祯的样子:“宰相!你身上背着这枪,可是比父皇手上这枝小多了。”

元峥看着这个少年,把自已的狙击步枪取下来。

当着他的面,打开保险,拉动枪栓。

退出里面的子弹。

这才说道:“这枪是细小得多,威力却是大上十倍,百倍。”

崇祯看见元峥手里的子弹黄澄澄的。

也来了兴趣:“宰相!这是铜子?”

元峥点头:“这前面是弹头,跟皇上这枪里面装着的铁子一样。

打人就靠它了。

下面这半截叫做弹壳,弹筒。

火药全部装在这里面。

最下面这里一个小点,就是底火,击针撞击这里。

引燃底火,底火再引燃弹筒里面的火药。

火药燃烧推动着弹头向前运动。”

朱家四子,听到元峥这样的解说,全都来了兴趣。

特别是那几个小孩子,对这个的兴趣更大。

元峥想了想,这个时代若是他们这几个人想要做些子弹,还是没有问题的。

让人去一百米位置立了一个靶子,对着那靶子说道:“你们小心些,这个声音可是不小。”

说完,还细心地给这几个人示范,怎么上子弹,上膛。

怎么瞄准。

几个人都从狙击枪的瞄准镜里面看到,前面靶子突然被拉近了。

千里眼!

崇祯这是见过的。

没有想到元峥手里竟然也有这样价值连城的宝物。

瞄准过后,元峥先给这父子四人,示范开了一枪。

枪声不只吓了这四人一跳,也把那些正在做饭的人也吓得不轻。

好在有王承恩大声解释,这才让那些士兵、太监们安定下来。

崇祯眼里充满了热爱,元峥让他也试上一枪。

这个时候,崇祯完全不顾自已是个皇帝了。

按照元峥说的办法,匍匐在地上,认真地瞄准着前面的目标。

轻轻扣动板机。

强大的后座力,作用在他的肩膀上。

崇祯看着靶子上面,还是只有一个洞,也不以为意。

哈哈大笑!

三个少年心里也想要玩枪,只是这枪是皇上玩了。

他们不敢再提要求!

元峥倒是公平,见到三个少年眼里燃起的欲望之火。

一点也不偏私地,让三个少年,每个都跟皇帝一样享受了打一枪的快乐。

崇祯看着元峥这样的行为,笑而是不语。

元峥说道:“这些子弹,现在不多。关键时候是要用来杀敌的。

所以不能够让你们多练。

不过等到安定下来,能够找人做出新的子弹来,那个时候就让你们打个够。”

崇祯刚刚已经明白了这枪的威力,沉吟着问道:“朕的队伍也能够用上这样的武器吗?”

元峥笑着说道:“能够做出来,只是皇上,你的队伍现在要的不是武器,是军心。”

崇祯默默无语,元峥这话太扎心了。

这也是事实,以前的时候,崇祯还不知道实情。

今天见到这种事情。

自已的兵部尚书,这样的清流领袖人物,竟然开门迎敌。

与国同休的成国公,也投降了。

想想自已御案上还有一封诏书,让成国公朱纯臣道总领三下兵马,协助太子收复河山。

想到这里,崇祯恨恨地看着不远处的马车。

那辆马车上面,还躺着他的那个投敌的兵部尚书呢。

兵部尚书张缙彦自从被元峥扔到马车上面后,就一直在呻吟。

一路上,他可是看清楚了元峥杀敌的样子。

现在虽然他的脚不怎么痛了。

没有元峥吩咐,他还真的不敢下车。

刚才张缙彦还托了看守自已的太监,向崇祯传话:罪臣有话要奏。

被元峥一句话给黄了:领了大明俸禄,官居兵部尚书。

还能够投敌的人,皇帝就不用听他说话了。

等到今后,让他自已去江南给自已的家乡父老们说吧!

刚刚张缙严听到连续几声霹雳,像是雷鸣一般。

听到周围的太监们在说:那是新任宰相的进上的神器。

张缙严不以为然地说道:“雕虫小技而已!”

心里倒确是想要好好瞧一瞧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元峥他们这一伙人,就在城外十里停了足足两个小时。

这才继续上路。

崇祯的宝幢已经收了。

龙袍也脱了。

现在他们要低调了。

元峥实在受不了这些士兵的速度,命令那二十来个不会骑马的军士,全部上马。

跟着大队走。

这些战马,被罗斯着,倒也不烈。

那些士兵骑上战马,开始还有些紧张。

熟悉一会儿,倒也不慌。

整个队伍行进就要快速不少。

黑夜的时候,元峥感觉已经离城至少二十里有余了。

所有的骡马车都被放在外围,形成一个简单的堡垒。

所有的骡马、安排在一起,放置草料。

那些战马也放在另一边,让那些士兵们分出十个去照料着。

这些战马是要草料,精料都要喂上的。

这些马跟人的营地之间也用了马车间隔开来。

以免那些马匹半夜三更的时候,影响到这些人的休息。

营地中间元峥特意放了一辆马车,还准备了一个简易的人字梯。

这梯子是刚刚吩咐那些士兵们去做出来的。

万一有情况的时候,自已站得高,看得远,方便支援全场。

这些士兵们一直忙碌着做事,三十几个太监中间,元峥也安排了人手去帮着喂马。

那些剩下来的太监们忙碌着做饭,这些太监们做事倒也利落。

很快就米饭的味道就出来了。

这个时候元峥才想到:这晚上没有肉吃。

趁着天色未黑,元峥命令那些士兵们,在营地周边堆起了十来个柴草堆。

却没有让他们点燃,元峥只是准备着夜晚如果有人偷袭自己了。

那个时候才用火箭点燃火堆,给那些偷袭者一个惊喜。

准备完毕,左左、右右、罗斯她们三个挤在帐篷里面休息。

崇祯自已单独一辆马车,他的三个儿子挤在一辆马车休息。

元峥坐在左左她们帐篷外面休息。

给那些士兵、太监都安排了夜晚执勤。

并且还特别安排了他们,准备好草料、精料。

半夜的时候,自已要让喊他们给那些战马上一次料。

马无夜草不肥!

这些战马,要跟着自已这些人一起走的。

不让它们吃饱喝足,元峥怕影响战斗力。

至于这些人,元峥已经意识到了:伙食还是要开好。

明天要想办法搞些肉来吃!

天天都要有肉吃。

元峥做好了夜晚被人偷袭的准备,结果一夜无事。

天刚刚麻麻亮的时候,元峥已经把那三十几个士兵给喊起来了。

指挥着他们先给那些骡马喂些草料,再把所有连在一起的那些马车推开,排好。

方便待会儿套马上去就走。

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元峥指挥这些士兵们做事的时候。

他早就起来了。

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让他天还没有亮就已经醒了。

昨晚是他这么多年,睡得最安稳的一次。

也许是白天一直担心受怕,到了晚上实在太累的原因。

他看着元峥有条不紊地指挥着那些士兵做事,比自已安排大臣们做事方便多了。

心里对元峥的能力,又多了一份期待。

昨天元峥一再刷新了他的认识,现在他已经知道这个便宜宰相,武力肯定是皇帝见过的那些猛将当中最高的。

阴险的话,也已经初露端倪。

能够想得出来,把自已降敌的兵部尚书弄到江南去游街。

这可是真的杀人诛心了。

也不知道张缙严能不能够下定决心自杀了。

现在他自杀远比今后受到的苦难好得多。

只是好像这个当初信誓旦旦,不许自已迁都南京的诤臣。

发誓要死守京城的东林党人,却一直在求着要见自已。

有忠言上告!

忠言?崇祯现在想起,这些朝臣们们的嘴脸,心里便是一阵鄙夷:

“一个个在朝堂之上的时候,道貌岸然。

说起闯王时候,满口闯匪,逆贼!

等到闯王攻城的时候,一个比一个投降的快。”

想到这里,崇祯叹息一声:朕识人不明啊!

左左、右右、罗斯三个一直是等到元峥喊她们出来吃饭的时候才起身的。

今天他们动身的早,一路急行,不到中午的时候,就到了通州。

他们这一行人进入通州也无人阻拦,倒是当地有几个无赖小偷,又是想要偷盗元峥他们那些自觉跟在身后的马匹,和无人驾车的那些马车。

被元峥一箭一个,射倒了十几人。

街道上那些看热闹的人,大喊着:杀人了!杀人了!

却只是看着元峥凶恶,竟无一人敢上来捉拿。

既然进了城,元峥带人直接走到县衙门,竟然空无一人。

这下子他们这行人,只能够在城里找了一家骡马店,安置下来这些骡马。

就在这里歇脚,吃饭。

现在还没有得到一支可以保护崇祯的军队,元峥他们这一行还不得不继续赶路。

这一路晓行夜宿,花了五天时间,元峥护送崇祯总算是安全抵达了山海关。

这些日子里面,京城的消息不停地传出来。

闯王进京之后,对百姓,商贾秋毫无犯。

京城里面的那些京官们,除了二十七人外,其余一千二百多名官员全都上朝,称呼闯王为天子。

大明首辅魏藻德,上朝拜见闯王。

闯王问他:“你为什么不去为社稷殉死?”

魏藻德说:“我正准备为新朝出力,哪敢去死。”

这个大明首辅却不知道,闯王最恨这种忘恩负义之人。

跑江湖的,最讲义气,魏藻德三年里,被崇祯用到官员最高位置。

这么快就背叛主子,这是闯王最恨的人。

没有再给魏藻德说话的机会,直接把他送进牢房。

交给刘宗敏审理。

刘宗敏做的只有一件事情:找钱!

魏藻德这一次真的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平常是个口若悬河的人,遇到了这种根本不听他说话的莽汉子。

人家只要钱,不给就打。

被打得受不住的魏藻德,不得不交出白银五万两。

只是刘宗敏怎么也不肯相信当朝最大的官员只有这么一点银子。

当初崇祯给魏藻德是升官,又是说好话,这位首辅都没有捐出一两银子来。

并且还大力反对捐银这种做法。

现在出了五万两银子,已经是心若死灰了。

没有想到这些他一心想要投靠的人,根本不甘心他只出这么些银子。

下了狠手,用夹棍来上。

魏藻德在狱中后悔莫及:“之前没有为主尽忠报效,有今日,悔之晚矣!”

被刘宗敏把夹棍夹在脑袋上面,把脑袋夹裂开了。

痛苦万分才死。

这个首辅才死,他的儿子也被刘宗敏一怒之下杀了。

崇祯听到自已这个首辅的死状,许久没有说话。

只是脸色很不好看。

当他听到有人传说,自已的手下的那些官员,全都降了闯王,

在自已出城后的第三天,闯王上朝,一千二百名官员上朝觐见。

这比自已那天敲钟一个官员没有来,完全是冰火两重天。

这几天他听到这样的消息,心情都不好受。

好在今天终于走到了。

山海关前,还是一片繁忙景象,一点也没有因为京城破了,有什么不同。

崇祯这个时候已经打起了宝幢,穿上了龙袍。

突然出现在关外的崇祯,惊动了正在关口守着城门的那些士兵。

这些日子里,虽然山海关前,还没有贼人前来。

实际上城门处也已经加强了守卫。

闯王接收京城后,那些投降的官员们,立刻为他出谋划策:

提出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手握重兵。

手下兵精粮足,并且他的山海关如今已是孤悬。

正是劝降的好时候。

因此闯王连续派了几拨使者前来劝降。

吴三桂已经收到好几封闯王劝降信。

不过吴三桂也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

他也给草原上面的那一位写了好几封信过去。

提出来自已将来跟草原上划江而治。

吴三桂现在手握重兵,正在待价而沽呢。

全天下现在都知道皇帝跑出京城了。

都在找皇帝呢,他没有想到:皇帝竟然没有向南方走。

而是跑到自已这里来了。

吴三桂没有犹豫不决,立刻带着人急急忙忙地赶到城门口。

跪在地上,把崇祯迎接进城。

元峥看着驻守城门的士兵,和那些跟在吴三桂身边的士兵。

明显地跟在吴三桂身边那些兵身强力壮。

目光如炬,气势汹汹的是些好兵。

那些守在城门前的士兵,不比这些日子见到的那些明军士兵强上多少。

崇祯见到吴三桂态度恭敬,终于放下心来了。

吴三桂一直把他们这一行人迎进了自己的总兵府。

这么些天来,崇祯也是累坏了。

一进院子里面,吴三桂立刻让人摆上酒宴。

这个时候,崇祯才介绍道:“这位是求朕出宫有宰相,元峥元大人。

这三位小娘子都是元峥元大人的夫人。”

为了避免有些不必要的麻烦,元峥直接把左左、右右、罗斯都对外介绍是自已的夫人了。

在这个时代,男尊女卑。

如果不给她们三个,相当的地位身份,有些人真的敢先把人抢了,然后再来赔礼道歉。

吴三桂刚才就一直在打量元峥和他身边的这三个女人。

这三个女人中间全都带着鸟枪,跟在皇帝身边,这种女人现在可是极少见的。

现在听到元峥是宰相,心里非常疑惑:这大明朝多长时间没有这个职位了?

并且这个宰相,全天下怎么都没有人知道。

现在天下人都在笑话那个首辅魏藻德,失财失德,德行双亏。

没有想到皇帝这么快又找了这么一个武夫当做宰相首辅了。

吴三桂看着元峥背上的黑刀、长弓。

脸上带着笑:“元峥大人,卑职这厢有礼了!”

元峥笑着说道:“吴总兵多礼了!你我兄弟,都是在皇上手下做事。

不用这么客气。

我现在虽然被皇上在危难之际任命为宰相,任期却只定了四年。

四年之后,说不得还要让贤给有才之士。”

吴三桂有些不明所以。

崇祯解释道:“元宰相对朕说起:宰相不宜让一人久当。

又不能让宰相经常变换,引起朝纲混乱。

朕也觉得有理,因此定了一人最多能够当二任宰相,一任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