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玄幻魔法 > 这不文明 > 章1038 早到的回访

章1038 早到的回访

【三光】最大敌人,是自己的背包。

——BY……

管它是谁说的。

这句话,知道的都知道;不知道的,也不会有兴趣去知道。

这里的【三光】,自然不会是指那恶名昭著的三光政策,而是游戏里的“三光”。比如地图全探索、敌人全消灭、隐藏彩蛋全收集……不同游戏有不同的三光,也不局限于“三”,但就大部分而言,【物品回收】都会是三光之一。

而就现状的“生存类游戏”而言,拿光所有可回收物资以备不时之需,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奈何,没有四次元口袋,欲三光而不可得。

这次带回的样品之所以“有限”,不得不精挑细选,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个“背包空间不足”的原因上。

背包问题,其实不能被算在“出发前欠考虑”之列。

对于随身携带的挎包背囊,及其穿戴方式,先知都已借鉴了记忆中红军(?)又或是早期解放军(?)的方式,使得单兵携行能力提升不小。只是因为侧重安全与生存,这些新增的空间又被各色物品给堆没了。

与平日里轻装上阵不同,这次行动中的单兵装备真是多了不少。

先是右肩一只单肩包斜挎,贴在左髋部。再左肩一只单肩包斜挎,贴在右髋部。这两只主要用于存放小巧柔软类的物品和材料。一些较常用到的物品也会被放置在这里,以便存取。

接着左挎一只水囊,贴在左腰后臀上侧;右侧同样有一个袋子,不过里面装的是石核之类的常用材料。

左右左右之后,再扎上武装带,将挎包小袋固定在腰胯,使其不会因活动而来回晃荡,进而影响行动。

武装带,除了腰带作为通用部件,用于挂载武器弹药之外,还有一道从右肩到左腰的皮带,具体根据使用者自身需求定制,用于在胸腹位置安放匕首暗器等各自顺手的小玩意儿——要搁游戏里,估计能算是个快捷栏。

再外层是一个皮制食品袋。食品袋被做成长管状,直接缝的也行,包袱皮卷的也成,食物就放在软管中部。再将两边的“管口”拉在一起打结扎牢,软管变成一个软环,就可以从左肩到右腰的挎在身上。

接下来,身后又有一个背包或背箩之类的大型容器,用于放置大块皮革、泵钻零件等,沉重、大件,却又在行进时不会用到的物资、材料、工具。带回来的石头样品就主要被放置于此,只因为没有太多的闲余空间留给它们,才不得不进行了“精选”。

最后的弓、箭袋、主副武器,或背或挎或挂,又或是直接握在手上……不提。

整体而言,这样一个人的装备,都顶得上以前三人,甚至更多的。但影响探索成果,却也是事实——还有太多的样本,一时都带不回来。

也因此,反省会上就“哪些物资可以少带甚至不带”、“哪些物资可以在空间不足时优先被舍弃”、“哪些物资可以通过改变容器、改进折叠方法或装载方式,来压缩空间和提升携带量”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在这讨论中,先知提醒,不要忘了“已建成营地”的作用:一些要用耐用但不常用,分量不轻却价值不高的东西,不必随身携带。完全可以作为常备,在平时就如老鼠搬家一般,一点点地运过去,使营地逐步完善……哪怕存在一定的浪费之嫌。

……

先知根据这次的“支援”和“依托营地”,提出了“行动新模式”的假设——探索之路。

即,前方一到两个小队、十到十二人,执行探路任务并修建临时据点;后方沿线各营地同时派驻人员,让整条线路上都有人员活动。这样,就让探索从原本一个移动的点,变成了一条向前延伸的线。

具体来说就是:各营地都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这些人中,除了联络沟通前后营地、保持信息畅通的联络员,其他人可以就地展开调查和增筑;一旦联络员带来警报,附近营地的人员也可尽快投入支援;其他远处的支援,从临时据点到正式的聚居地,增援赶路时有个依托,至少沿途消耗会降低不少,到达战场时也就能维持更高战力,直接投入“使用”。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人员众多,紧密联系,依托据点,守望相助”、“探索调查,分工明确,同步进行,快速展开”。

但缺点同样明显,“劳师动众,人员分散,一旦被针对,或有被各个击破之虞”。

因此,该假设,或叫提案,被处以留档保留待遇。等下次有机会了,再予进一步讨论是否“进行实验”。

这次的反省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是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大会。

这次会议中,从探索任务本身到其他各个相关,从地图描画时的技巧要领,到不同绳结在捆扎修建中的效率效果……与会众人进行了深刻充分的研讨和思考,制订了新的规则与条例,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考量。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大会,奠定了“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进步”的优秀传统……

好吧,离“传统”还远。但先知确实在族人心中埋下了“不光行动能赚到经验,回来开会还能再赚一波,甚至赚更多”的种子。

会议接连开了三天,参与旁听和互动者愈众。

之后数日,大会虽然告一段落,但只要逮着人、得了空,族长长老们便会零零散散的组织起各种小会,即便仅仅就为某个脑洞大开的念头想法。

一时间,大量记录被书写,大量泥板在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