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综合其他 > 医院六十年见闻 > 55. 喜结良缘

派头头很快就批准了他俩结婚,一个派头头的手下,将批准结婚的报告递给他们时,还非常有礼貌地说了几句祝贺的话,也十分遗憾地表示,此刻正是消灭“反对派”的激烈斗争时期,没法给你们弄点喜糖、喜烟之类的东西,如有时间,一定前来闹新房,热闹热闹。  自古以来,结婚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在科举时代,考取进士的称为登科,结婚的称为“小登科”;封建时代,结婚要三媒六聘,明媒正娶,都足以证明人们对结婚的高度重视。  现代结婚,也要宴请领导同事,亲朋好友。新婚夫妻及其家人,无不希望婚礼风风光光,给人留下最美好的回忆。但受各个时期现实条件的限制,风光的程度是大不相同的。  解放初期,百废待举,提倡节俭。大家过的都是供给制生活。所谓供给制,就是国家管吃管穿管用,再发很少一点零花钱。说白了,那时的干部,就是给国家当不拿工钱,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苦干、实干、拼命干的“长工”。  那时的物质条件也较差,对讲排场、比阔气都认为是严重的资产阶级思想,要严厉批判的。因此,结婚都十分简单,两人的行李搬在一起,吃点喜糖、喜烟、瓜子花生、喝点茶水,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闹闹洞房,就完美无瑕了。  当然,不论是抗日或解放战争年代,也有比这更简单的,只要领导批准,两人行李合在一起,既无喜糖、喜烟,也无新被新衣裳,两人同住一房,也就是结婚了。  直到一九五四年实行薪金制后,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口袋里也有几个钱时,结婚就有了结婚照、新衣新被、派克钢笔、手表、收音机……亲朋好友要送热水瓶、茶具、锅瓢碗盏、绣花被面之类的生活用品,还要坐下来吃喜糖、喜酒、闹洞房,整天沉浸在热热闹闹的欢乐中。  荒年后,生活渐渐开始好起来,结婚除了婚纱照、新衣新被、吃喜糖、喝喜酒外,还要有两转或三转(电扇、自行车、缝纫机)一响(收音机)等等。  徐的家中,早为他准备了新衣新被、送女方的彩礼、宴请亲朋好友的费用,可惜远水解不了近渴……  不过,还是有热心的职工,找来几张彩色纸,剪了一个大大的、红色双喜字贴在室内墙上,又剪了一些彩色带,做了一些纸花挂在室内,余下的碎纸渣则剪成细碎的纸屑,在举行婚礼时,抛撒在新人身上。  在室外采了一些鲜花,分插在几个玻璃瓶中,使室内充满了花香,增添了喜气。  还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枪炮声声,权当祝贺新婚的鞭炮”,下联是 “就地取村,成就育红色后代夫妻”,横批是“喜结良缘”。贴在门上,顿时就有了浓浓的新房氛围。  李与徐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美好的新房,俩人万分感谢同志们,满心欢喜地度过了新婚之夜。  谁也想不到,几十年后的结婚,会有多种多样:闪婚、祼婚、婚前试爱、同居不婚、租个女人或男人,骗父母的假婚……  有些人结婚排场之宏大,也令人咋舌,婚前就要有像样的新房、新车,在喜欢的地方拍上万元的婚纱照。结婚时,由十多辆到数十辆小车,将新娘、新郎和宾客,接送到婚礼现场。  在宴请数十或上百桌亲朋好友的酒楼里,由婚礼公司的专业人员指导,隆重举行婚礼,相互赠送昂贵的结婚戒子。婚礼完毕后,有的还要乘飞机到外地度蜜月。  当然,这要归功于改革开放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其他绝大多数人,生活明显改善的好政策。  人们不再仅靠那点少得可怜的工资了,而是有高于工资数倍,甚至十多倍的奖金;有本事的,还可炒股,炒房地产,开餐馆,办工厂……多渠道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