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综合其他 > 原配洗白日常 > 石卵

头一次还有些拘束,只客套地问候了一番。她迟迟等不到回信,便放开了写,全当自言自语了。

她不懂高深的诗文,内容皆是市井趣闻,府中杂事。她表忠心也不忘拍马屁,信中私事大多都是关于谢婉的。

横竖写的是流水账,她并没指望谢元桢会看。也就是例行公事罢了,她也并不曾在意。

意料之中,她从来没得到过回馈。倒是谢婉会按时收到他的亲信,至于写的什么,她就不得而知了。大抵都是些风花雪月的诗文,不会像她这无聊。

她知道自己身份,见怪不怪,一面享受难得的闲适日子,一面坚持不懈的刷存在,博取他的好感。

安然别无所图,唯愿哪天谢元桢觉得她碍眼了,打发她走就成,由此还能保住一条小命。

转眼中秋将至,她早早做了些月饼送过去。谢元桢如期收到了。

探子来信,说她平日里除了吃就是睡,偶尔看看画本,鲜少出门。他想她一方面是怕死,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个好吃懒做的主。

没想到她还会做月饼。不过,这样毛糙的人,做出的东西能吃么?又不是他家阿婉。他不假思索,命人把东西分发出去。

可安然没别拿得出手的,就是厨艺好。她的月饼风评甚佳,有人夸赞其口味比京师玉芳斋还要妙。谢元桢有些意外。

意外归意外,横竖不是个执着于口腹之欲的人,他也不是很在意。

同期,谢婉也差人送了月饼来。他没有多吃,只一口便不再用了,又命人赏下去。

他没同谢婉表露过喜好,她做什么他便吃什么,从不多加点评。久而久之,谢婉给他做的,大多都不合他的胃口。

中秋佳节,众人摆宴庆贺,聚个热闹。他喜静,独自在屋内理事。正巧家中有几封来信,他抽空一一读了过去。

家书看来看去也就那几句,内容较往日没什么出入,他寥寥几笔回了信,皆是寻常问候。

那信使多嘴:“属下替夫人送过不少家书,大人至今没回过一封,您看……”

他头也没抬,冷淡道:“去领十个板子。”

信使唯唯,捧着信插秧退下了。

谢元桢到底是注意到了安然,鬼使神差寻到了她的家书。

比起谢婉,她的字算不上好看,甚至可以说是难看。她似在模仿他先前夫人的字迹,殊不知画龙不成反为犬。他是状元郎出身,写得一手好字,惯见不得人字丑,若不是一时兴起,也不会想不开去读她的信。

字丑就罢了,没想到内容更是别具一格。

信中写道:

记昨日一趣闻,望君同乐。

秀才年将七十,忽生一子。因有年纪而生,即名年纪。未几又生一子,似可读书,命名学问。次年,又生一子。笑曰:“如此老年,还要生儿,真笑话也。”因名曰“笑话。”三人年长无事,俱命入山打柴,及归,夫问曰:“三子之柴孰多?”妻曰:“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点也无,笑话倒有一担。”

谢元桢:“………”

她果然是敷衍了事,竟然写这么无聊的段子给他。

他摇摇头,又展开一封。

信中写道:

府中猫儿产子,难产恐危,妾于心不忍,诵经念佛,承蒙菩萨保佑,母子平安。

谢元桢:“……”

最后结尾:

婉儿思兄尤甚,日日翘盼,妾感同身受,望夫早归。

撇去那段猫儿产子,这封还算得上正经,全然是她的语气,一贯的虚情假意,意图模棱两可。

只是她怪糊涂的,前面费劲心力地描摹,偏偏将落款漏了。

“安然”二字是她的字迹,苍劲有力,棱角分明,不似出自女人之手,倒像是男人写的。他突然想起她乞巧节那夜的装扮,不禁暗自琢磨——果真是字如其人。

另外一边,安家人受邀去宫里团圆,安然称病婉拒。

一来她从前就不喜欢安贵妃,觉得她这人怪难相处的。二来,她娘的牌位供在法华寺,每年中秋,她爹都会去寺里烧香,此番前去,只盼能遥望一眼,以解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