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泡泡中文
泡泡中文Paozw.com
泡泡中文 > 都市言情 > 悠闲系男神 > 第72章 岁月从不败真情

第72章 岁月从不败真情

临州大碗,源于流水席,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多出现在农村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菜品虽有不同,但基本保持种,每种菜肴都以粗瓷大碗盛放,以显示菜品量足和主人待客标准之高,因而得名“大碗”。经过数百年的磨合,临州大碗菜单基本固定,即大碗三黄鸡,大碗黄鱼,大碗肘子,大碗米粉肉,大碗扣肉,大碗松肉和大碗排骨。延续到现在,大碗又有了粗细之分,高档次的称为“粗大碗”,即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和家常烧鲤鱼。“细大碗”即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鱼骨,川肉丝,川大丸子和松肉。

徐舟家的宴席,采用最传统的大碗为主菜,辅以海鲜和当地特色小菜。规格是十里乡最高的,一桌子下来成本不低于2000元。

如果是按照石楼镇本地的礼金标准,邻里乡亲份子钱是200,一桌子10个人,仅仅只够这一桌菜肴的本钱。

但徐舟和父亲徐宝城是一类人,既然办了,就别扣扣索索,偷工减料的,让人背后指指戳戳说闲话。尤其是现在家里又不差钱,更要不惜成本,做到最好。

徐宝国家三个闺女出嫁,每一次都让人背后戳脊梁骨,收礼金挺积极,但饭菜做的那叫一个差。他们家绝不干这样的龌龊事儿。

办喜宴,纯粹就是请亲朋好友过来贺贺,又不是开饭馆,你还想着盈利呢?

菜肴上来之后,常欢等人赞不绝口,尤其是罗诚和齐斌,两个人喜欢上了一盘名叫“苹果拔丝”的小甜品,两个人争抢着,一会儿就光盘了。

坐在这种蒙古包似地帐篷里,欣赏窗外银杏湖的烟波浩渺,喝着本地出产的高品质粮食酒,品着带有浓重地方特色的“大碗”,一群年轻人吃吃喝喝聊聊,开心到飞起。

尤其是席间还有大明星贝瑾珊作陪,这可是他们平时绝对没有的待遇。徐亭这个小姑娘是今天的主咖,大家纷纷向她祝贺,开心之余,她也喝了几杯白酒。

县镇一级的领导来访,徐舟自然是知道的。作为主人,席间他也过去敬了几杯酒,并且把常欢带过去和领导们见了个面。当听说常欢想来银杏湖投资游艇项目,县委一号领导当即拍板,这件事立刻进入落实的程序,并且承诺,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不损害人民的利益,能开绿灯的,绝对开绿灯。

当然,领导们也委婉地提出了想请徐舟和贝瑾珊作为银杏湖旅游区形象大使的建议,徐舟本人没有反对。这种事又不违反他的原则,而且对家乡有好处,他没理由拒绝。至于贝瑾珊,徐舟则推托说要征求她本人的意见。

他知道,只要自己提出来,贝瑾珊肯定会同意。因为她对他有一种报恩的心态。但他并不愿意让她来做这种事,毕竟这不是贝瑾珊的家乡,人家没有这样的义务。为西街村捐款修路,她已经仁至义尽了。

领导们其实也不指望贝瑾珊会答应,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嘛,只要徐舟答应,就达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从此以后,淮海县也有自己的名人了,只要银杏湖景区打开市场,本地经济将迎来腾飞的良机,那么,距离大家“撤县建市”的梦想,也就不远了。

届时,淮海县变成淮海市,或者淮州市,这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

县里面对徐舟愈发重视,这个年轻人,潜龙在渊,一飞冲天。刚见第一面,就给景区带来一个合作项目,而且自己愿意担任景区形象大使,这分明就是淮海县的宝啊。言谈之中,一号领导再三叮嘱石楼镇的干部,要多关心徐舟家的生产和生活,只要他们家需要帮助,绝对要不遗余力。对于一心为群众做贡献的个人和家庭,绝对不能亏待了人家。

而且县委一号H县府一号两位领导,直接和徐舟交换了私人手机号码,叮嘱他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和本人联系,不需要通过秘书。这个信号就很明显了。

饭桌上的个个都是人精,何尝不明白这对徐宝城家意味着什么。以后,只要他们不违法不犯罪,基本就可以在淮海县横着走,没人敢轻易招惹他们。

淮海县的一号和二号大佬,就是徐家背后的靠山。